國內加強農藥創制迫在眉睫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3-30 |
國內農藥企業自主創新水平較低。截至目前,我國獨創的農藥品種只有30多個。 據了解,近年來雖然我國農藥行業加大了科研開發投入,建立了南北方農藥創制中心,依托現有國內農藥科研力量,創造出一批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高效農藥品種,如殺蟲劑硝蟲硫磷,除草劑丙酯草醚,殺菌劑氟嗎啉等,但與跨國公司相比,國內農藥企業的自主創新水平較低。截至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農藥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僅為1%,我國獨創的農藥品種只有27個。而據Agchem Business咨詢公司出版的報告《2011年跨國農藥公司在中國》顯示,先正達、拜耳、陶氏、杜邦、巴斯夫這5家跨國農藥企業在中國獲得登記的農藥產品就有74個。其中,除草劑27個、殺蟲劑19個、殺菌劑22個,其他包括殺螨劑、滅鼠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內的產品6個。 據了解,我國創制農藥產品少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太高。“開發一個新的農用化學品平均耗資超過2.56億美元,開發周期超過9年。從14萬個分子中才能篩選出1個從實驗室走到田間。每個新產品要進行超過120個試驗來確保其安全性和藥效。”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植物保護部研發經理宋穎告訴記者,全球前10位的作物科學公司每年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資大約為50億美元。 面對如此高昂的成本,國內農藥企業由于規模小、利潤薄,往往不愿加大投入。國際農藥巨頭一直延續“專利農藥—豐厚利潤—加大研發投入—新專利農藥”的發展路線,憑借研發和專利優勢占領了大量的農藥市場;而國內企業以仿制生產國外到期專利品種為主,一些企業甚至在對方產品還在專利保護期時就在市場上投放銷售,導致侵權糾紛時有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農藥企業加快創制已經刻不容緩。工信部今年2月出臺的《農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年,我國農藥創新品種要累計達到50個以上,重點農藥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要達到5%以上,農藥全行業的研發投入要占到銷售收入的2%以上。這為我國農藥企業加快研發提出了新要求。 |
相關閱讀 |
2020年已批準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登記情況! |
農藥:浙江省2012年產銷情況 |
農藥市場觀望情緒依舊較重,市場整體備貨量低于往年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