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我國南方稻區發生范圍擴大、危害程度加重,對水稻和玉米安全生產造成嚴重威脅。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精神和春耕備耕視頻會議具體要求,切實做好2012年水稻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控工作,針對近兩年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突發成災,但監測預警技術滯后的實際,4月6~7日,全國農技中心聯合浙江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和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在浙江大學舉辦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快速檢測技術”培訓班,來自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區)植保植檢站及部分地縣植保站的測報技術人員和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的相關科研人員共40多人參加了培訓。
病毒檢測是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調查監測工作的難點。前兩年,由于該病毒檢測主要采用PCR酶鏈法及血清學方法,操作比較復雜,只有為數不多的大學及科研機構才能完成,絕大多數的基層植保站不具備檢測能力,在病害預測方面缺乏多點系統的介體帶毒率數據,嚴重影響測報工作的開展及測報準確性的提高。浙江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經過3年科研攻關,研制篩選出了其單克隆抗體,在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檢測上取得重大突破,從而使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檢測技術走出實驗室,實現快速檢測由設想變成了現實。
培訓班上,浙江大學周雪平教授做了“我國水稻病毒病發生與防控”的報告,江蘇農科院植保所周益軍研究員就如何加強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預測預報進行了交流,浙江大學吳建祥副教授介紹了浙江大學研發的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快速檢測技術。學員們每3人1組,利用浙江大學研發的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對水稻葉片及白背飛虱樣本帶毒情況進行了檢測實際操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檢測結果。培訓學員認為該檢測試劑盒具有操作方便、快速、高通量、特異性強、不用儀器、適合基層單位應用等優點,且培訓班組織形式好、效率高。與會學員還和病毒病專家認真討論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預測預警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這個培訓班的成功舉辦對于提高我國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預測預警水平,促進科學防控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