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提供的數據,全球范圍在棉花作物上應用的植保用品的年度消費額已從1999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30多億美元。該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棉花產業的興旺與農藥和農資產品的應用息息相關。農民對棉花用藥的反響不錯,在現有的土地面積上獲得了更大的豐收,收入得以增加,生活水平也獲得了提高。
然而,ICAC的專家指出,一些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的農藥應該重新進行評估,尤其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地區,對農藥合理使用的要求并不清晰。此外,ICAC提倡更有效的利用農藥,以及減少棉花作物上的農藥使用,以降低對農民、其家人及棉花生產行業工作者的健康危害風險。
報告中同時還提到了使用原藥也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損害。一些國家由于銷售和使用原藥,超出了環境對毒害的承載能力。這些國家應該將原藥的使用降到最低,以減少對水生生物和蜜蜂的危害。
最后,政府應該多多鼓勵有關農藥使用方面可靠的、合格的作物數據的收集。盡管數據收集方案可能會因國情不同而有異,但這些數據對于接下來的風險評估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為推動經濟、農業生產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一些組織如ICAC和CropLife 正在全世界范圍內提倡農藥有責使用,容器回收,綜合蟲害治理及其他耕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