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怎樣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6-1
    

  油菜菌核病俗稱白桿、空桿、麻桿、爛桿、霉蔸等。由子囊菌綱柔膜菌目核盤菌科真菌引起的一種病害。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據發生程度可分:長江中下游及東南沿海嚴重病區,長江中游重病區,長江上游輕病區,云貴高原輕病區,華南沿海輕病區,華北極輕病區,北方春油菜極輕病區等7個病區。除為害油菜外,還浸染十字花科、菊科、豆科、傘狀花科,錦葵科、茄科等作物。

  一、發病癥狀

  苗期發病,基葉與葉柄出現紅褐色斑點,后擴大轉為白色,組織被腐蝕,上面長出白色絮狀菌絲。病斑繞莖后,幼苗死亡。成株期葉片發病時病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心部灰褐色或黃褐色,中層暗青色,外緣具有黃暈。在潮濕情況下迅速擴展,全葉腐爛。莖部感病后病斑呈梭形,略有下陷,中部白色,邊緣褐色,在潮濕條件下,病斑發展非常迅速,上面長出白色菌絲。到病害晚期,莖髓被蝕空,皮呈縱裂,維管束外露,極易折斷,莖內形成許多黑色鼠屎狀菌核。重病者全株枯死,輕病者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種子不飽滿,降低產量和含油率。當油菜長勢過旺而倒伏時,則病害更加嚴重。

  二、發病規律

  油菜菌核病是由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以鼠類狀的菌核在土壤、種子和病株殘體中越夏、越冬。當年10~12月,土壤濕度較大時,少數菌核可以直接萌發,生出菌絲侵染油菜幼苗,并以菌絲在幼苗內越冬;次年2~4月間,隨著氣溫回升和雨水增多,土壤中的菌核可直接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盤放出大量子囊孢子,隨氣流傳播,遠的可達數里之遙。子囊孢子在植株表面萌發產生菌絲可直接從表皮細胞間隙、花瓣侵入,或通過傷口、自然孔口侵入。田間傳播過程主要靠子囊孢子大量侵染花瓣,感病花瓣大量脫落到葉片上引起葉片發病;葉片病斑擴展蔓延至莖上或病葉腐爛后貼附莖上,從而引起莖稈發病。另外,已發病的莖稈、枝葉與無病的莖稈、枝葉接觸也可以引起病害的再侵染。

  三、防治

  油菜花角期菌核病,是油菜高產的大敵,要特別重視加強防治。在抓好各種綜合防治措施的同時,適時配合藥劑防治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關鍵。在盛花期和終花期各噴1次藥效果最好。每次畝(667平方米)用40%禾枯靈可濕性粉劑100克,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50克,或40%滅病威膠懸劑200克,加水75公斤配勻后,均勻噴在植株中下部莖、枝、葉和上部花序上。

相關閱讀
黃瓜白點葉是怎么了
這個藥專治青枯病、枯萎病、黃萎病,打二次管90天!
豆類苗后化學除草方法介紹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