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滅鼠劑的中毒癥狀及治療介紹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6-11 |
我國明文規定禁止使用的滅鼠劑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鈉、毒鼠強、毒鼠硅及甘氟。但近年的調查資料顯示,禁用滅鼠劑中毒事故時有發生。 毒鼠硅現已無廠家生產,甘氟也于1998年全面禁止使用。從各地滅鼠劑市場調查資料和中毒資料匯總來看,毒鼠硅和甘氟的危害已得到控制。臨床上常見的是毒鼠強、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鈉中毒。 毒鼠強屬劇毒類化學物,進入體內后作用于神經細胞,拮抗g-氨基丁酸(GABA)作用,引起癇性放電。氟乙酰胺在體內轉化為氟乙酸,氟乙酸與線粒體的輔酶A結合,阻止三羧酸循環,引起能量代謝障礙。氟乙酰胺屬高毒類化學物。氟乙酸鈉引起中毒的機制與氟乙酰胺相同。毒性較氟乙酰胺高數倍。 [診斷與鑒別] 如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為禁用滅鼠劑中毒: 1. 滅鼠劑接觸史 生產及拌售鼠藥者,更多為使用中誤服。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為用劇毒滅鼠劑謀殺。所以,有明確接觸史者應考慮滅鼠劑中毒。 2. 疾病的群發性 滅鼠劑引起的中毒往往表現為群發,共同進食或在一起玩耍的同時或先后發病,且臨床表現相似。 3. 潛伏期 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鈉多在接觸后20分鐘~1小時內發病,部分患者潛伏期可達數小時。毒鼠強一般為10~30分鐘發病, 少數發病可有一定延遲,我們曾觀察到一例消化道毒物接觸后14個小時發病的病例。潛伏期的長短同時也與攝入量直接有關。 4. 神經系統為主的多系統損害 此三種滅鼠劑均可引起頭痛、乏力、惡心、嘔吐、肝功能改變、肌束震顫等。隨病情發展,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全身性陣發性抽搐,可反復發作。部分毒鼠強中毒患者以突發癲癇大發作起病。毒鼠強尚可引起明顯的精神癥狀。三種滅鼠劑均可造成心肌損害、心律紊亂、心力衰竭等。部分毒鼠強中毒患者的恢復期出現以狂燥為主的精神癥狀;氟乙酸鈉中毒癥狀較嚴重,可表現為速發型的多功能臟器衰竭,病死率高。 5. 氟乙酰胺中毒者在嘔吐物或患者血、尿中檢出氟乙酰胺或氟乙酸;氟乙酸鈉中毒患者生物材料監測氟乙酰胺陰性,氟乙酸檢出。應用衍生法氣相色譜測定,曾測出氟乙酸鈉中毒死亡半年后臟器中的氟乙酸;毒鼠強中毒者在嘔吐物或患者血、尿中檢出毒鼠強,我們曾在發病兩個月的患者血中測出毒鼠強。 在臨床上,此三類滅鼠劑的表現難以僅從臨床表現準確鑒別,所以確切的診斷需依賴實驗室毒物分析結果。 [急救處理] 1.立即清除毒物 口服中毒者可用大量溫淡鹽水洗胃,一般在發病后24小時內均應洗胃,持續累計洗胃量不低于10升。神志不清患者應注意防止誤吸。無洗胃條件時要爭取盡早催吐。洗胃后可給予氫氧化鋁凝膠或生雞蛋清保護消化道粘膜。洗胃后導瀉。皮膚污染者用清水徹底沖洗。 2. 應用活性炭 初次洗胃后經胃管灌入50克活性炭,留置胃管,2小時后抽出。24小時后再灌入活性炭50克,兒童20克。留置適當時間后抽出再拔出胃管。 3. 有效的控制抽搐可用安定: 成人10-20mg/次,嬰幼兒2-10mg/次(0.25-0.5mg/kg或每歲用1-2mg)。緩慢靜脈注射,成人注射速度不大于5mg/min,兒童注射速度為2 mg/min。必要時20-30分鐘以后可重復應用,或以2 mg/min速度靜脈點滴,直到抽搐控制。24小時總量不得超過100mg。特別要注意的是,青光眼、重癥肌無力者不要用。 也可用苯巴比妥鈉:成人0.1-0.2克,肌注,間隔4-6小時后可重復一次,24小時后可重復上述使用過程。 如經上述處理抽搐仍不停止,可考慮請麻醉科醫生在有人工呼吸設備準備的情況下應用硫噴妥鈉對患者全身麻醉。 4.對服毒量較大或癥狀難以控制的患者可給予血液灌注治療。 5.乙酰胺(解氟靈)為氟乙酰胺、氟乙酸鈉中毒的特效解毒劑。成人每次2.5~5.0g,每日2~4次肌注,或每日0.1~0.3g/kg,分2~4次肌注,持續用藥5天。可與普魯卡因混合使用,以減輕局部疼痛。毒鼠強中毒無特效解毒劑。對不能排除氟乙酰胺中毒的患者,可在嚴密觀察下試用乙酰胺,以免延誤治療。 6.積極對癥及支持治療。心肌損害者用1,6-二磷酸果糖或能量合劑,預防繼發感染,對有精神癥狀者可根據表現給相應的治療。 |
![]() |
![]() |
相關閱讀 |
荔枝白星花金龜有哪些危害癥狀?該如何防治? |
玉米瘤黑粉病的病原、癥狀危害、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
番荔枝裂果主要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