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成熟度不夠,小麥收獲后的產量就會大打折扣,且過早收獲,籽粒不飽滿,產量低,品質差。收獲過晚,籽粒因呼吸及雨水淋溶作用使蛋白質含量降低,碳水化合物減少,千粒重、容重、出粉率降低,在田間易落粒,遇雨易穗上發芽,有些品種還易折稈、掉穗。
小麥成熟程度是決定收獲期的主要依據。小麥的成熟期分為乳熟期、蠟熟期和完熟期。乳熟、蠟熟期又分為初、中、末三個階段,根據植株和籽粒的色澤、含水量等來確定。乳熟期的莖葉由綠逐漸變黃綠,籽粒有乳汁狀內含物。乳熟末期籽粒的體積與鮮重都達到最大值,粒色轉淡黃、腹溝呈綠色;蠟熟期籽粒的內含物呈蠟狀,硬度隨熟期進程由軟變硬。蠟熟初期葉片黃而未干,籽粒呈淺黃色,腹溝褪綠,粒內無漿。蠟熟中期下部葉片干黃,莖稈有彈性,籽粒轉黃色,飽滿而濕潤。蠟熟末期,全株變黃,莖稈仍有彈性,籽粒黃色稍硬。完熟期葉片枯黃,籽粒變硬,呈品種本色。
最適宜的收獲階段是蠟熟末期到完熟期。適期收獲產量高、質量好、發芽率高的種子。但是種植小麥面積大時,不可能全部在最適期收完,必須適當早收,這樣可使大部分小麥在適期內收獲。人工收割和機械分段收獲宜在蠟熟中期到末期進行;使用聯合收獲機直接收獲時,宜在蠟熟末至完熟期進行。留種用的麥田在完熟期收獲。若由于雨季迫近,或急需搶種下茬作物,或品種易落粒、折稈、折穗、穗發芽等原因,則應適當提前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