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選擇使用除草劑品種時,對作物安全、不易產生要害,這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考慮對雜草的防效,即防效要好,在防效好的條件下,盡可能選擇藥費較低的品種。大豆田的雜草有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兩大類,禾本科雜草主要有:馬唐、旱稗、牛筋草、狗尾草等。闊葉雜草主要有反枝莧、蒼耳、鐵莧菜、鯉腸、馬齒莧等。要根據大豆田雜草生長的種類確定除草劑使用的品種,如以禾本科雜草為主,就可以用乙草胺、異丙甲草胺、異丙草胺進行苗前土壤封閉;也可以用精喹靈、精吡氟禾草靈、高效氟吡甲禾靈進行苗后莖葉噴霧。如大豆田以闊葉雜草為主,就可以用唑嘧磺草胺進行苗前土壤封閉;也可以用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等進行苗后莖葉噴霧。在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混生的大豆田則應選擇殺草譜寬的單劑或將殺草譜不同的單劑進行復配,做到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兼除.
確定使用除草劑品種的用量。不同的除草劑品種其防除大豆田雜草的用量不同。甲草胺用量較高,在東北春大豆產區,每公頃用有效量達2520~2880克,而氯嘧磺隆每公頃用有效量僅為15~22.5克,相差128~168倍。同一個除草劑品種,其用量也因雜草的大小、施藥的方法、施藥環境(如土壤質地、有機質含量、土壤濕度、氣溫高低、助劑的使用與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況下,雜草葉齡較大,施藥量應適當增加;藥劑既能作土壤處理又能做莖葉處理使用時,用作土壤處理的用量較莖葉處理高。用作土壤處理的除草劑在土壤質地偏粘重、有機質含量較多、土壤濕度較低時用量應適當增加;莖葉處理劑用作莖葉噴霧時,在氣候干燥、土壤濕度較低時,用量應適當增加。使用助劑用量也可適當減少。總之,除草劑用量的確定是關系到防效好壞的主要因素之一,用量過低則防效較差,但用量過高會造成浪費,而且有可能對農作物產生藥害,并加重對環境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