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蠶豆有豆蚜怎么辦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7-3 |
學名AphiscraccivoraKoch同翅目,蚜科。別名首蓿蚜、花生蚜。異名AphislaburniKaltenbach,A.medicaginisKoch。分布除西藏未見報道外,其余各省區均有。 害主證豆、菜豆、豌豆、蠶豆、首蔣、苔子等豆科作物。 為害特點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嫩莖、花及豆莢的汁液,使葉片卷縮發黃,嫩莢變黃,嚴重時影響生長,造成減產。 形態特征有翅胎生雌蚜體長1.5一1.8mm,翅展5—6mm,黑綠色帶有光澤;觸角第3節有5—7個圓形感覺圈,排成一行;腹管較長,末端黑色。無翅胎生雌蚜體長1.8—2.0mm,黑色或紫黑色帶光澤;觸角第3節無感覺圈;腹管較長,末端黑色。 生活習性分布全國。在廣東年發生20代,無越冬現象,冬季在紫云英、豌豆上取食。每年以5—6月和10-11月發生較多,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24—26℃,相對濕度60%-70%),豆蚜繁殖力強,4—6天可完成1代,每頭無翅胎生雌蚜可產若蚜100多頭,因此極易造成嚴重危害。 農藥防治方法可噴灑20%康福多濃可溶劑4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 |
![]() |
![]() |
相關閱讀 |
防治抗性紅蜘蛛,這幾種配方最長持效期可達70天 |
韭菜病害之白粉病防治策略總結大講堂 |
藍莓園土壤該怎樣管理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