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性病害的科學判斷方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8-9 |
一、真菌性病害的判斷 1、根腫菌屬和粉痂菌屬。多引發細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腫或癭瘤。 2、霜霉屬和盤梗霉屬真菌。多引發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實、塊根、塊莖等儲藏器官的組織壞死。 3、子囊菌亞門真菌中的白粉菌。在寄主的葉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層,布滿整個葉片,后期散生黑色小點。 4、擔子菌亞門中的黑粉菌和銹菌。可誘發黑粉病和銹病。 5、半知菌亞門的真菌。引發寄主發生性的組織壞死,其中無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莖基部,造成根腐和莖基腐。 6、芽孢綱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導組織為主,造成全株系統發病,如枯萎病,黃萎病等。 7、腔孢菌綱的黑盤孢菌。其表現癥狀為常見的炭疽病,病斑為同心輪紋排列的小黑點,有的還分泌粉紅色或白色的黏液。 8、球殼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狀類型較多:斑點型的,主要危害葉片;潰瘍型的,主要危害莖、枝條;腐爛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濕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類型、種類繁多,引起的病害癥狀也千變萬化。但是,凡屬真菌性病害,無論發生在什么部位,癥狀表現如何,在潮濕的條件下都有菌絲、孢子產生。這是判斷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據。 二、細菌性病害的判斷 細菌性病害主要表現為:壞死與腐爛,萎蔫與畸形。壞死、腐爛與畸形,都是細菌破了薄細胞壁細胞組織所導致的后果。在其網狀葉脈的葉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圍有黃色的暈環。在肥厚組織或果實上的病斑,多為圓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組織上,組織死亡易生腐爛。有的部位被害后發生促進性病變,形成腫瘤,這種現象多發生在根或莖上。萎蔫是細胞侵染維管束的結果,可局部或全部發生。維管束細胞被破壞后,水分、營養物質不能正常輸送,會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細胞性病害沒有菌絲、孢子,病斑表面沒有霉狀物,但有菌膿(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這是診斷細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據。 三、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在多數情況下以系統侵染的方式侵害農作物,并使受害植株發生系統癥狀,產生矮化、叢枝、畸形潰瘍等特殊癥狀。 病毒病害的傳播、侵染和致害過程與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現有很大的區別,在防治上對病毒病僅僅依靠單一的技術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實行綜合措施為主進行防治。 四、線蟲病害 線蟲又稱蠕蟲,是一種較低等的動物,大量存活于土壤和水中,也有寄生在動物上如常見的蛔蟲和鉤蟲等。 寄生在植物上并引發植物發生病害的線蟲,稱為植物寄生線蟲,廣泛寄生在植物的根、莖、葉、花、芽、種子和果實上,使植物發生各種線蟲病害。 植物線蟲特點:主動侵襲寄主,自動轉移危害,吸收植物營養,破壞植物組織,造成機械損傷,分泌有害物質,加重病害發生。 |
相關閱讀 |
種植伏秋蒜苗注意事項 |
蘆筍生長期嫩莖會出現哪些異常情況 |
解析杏樹追肥指導方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