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薯黑斑病的防治要點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9-14 |
甘薯黑斑病又稱甘薯黑疤病,已成為我國甘薯產區危害普遍而嚴重的病害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由該病造成的產量損失為5%~10%,家畜食用病薯還可引起中毒,嚴重者死亡。 一、癥狀 苗期、生長期及貯藏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塊,不危害綠色部分。貯藏期薯塊上的病斑多發生在傷口和根眼上,初為黑色小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膏藥狀病斑,稍凹陷,直徑1~5厘米不等,輪廓清晰。病部組織堅硬,可深入薯肉2~3毫米,薯肉呈黑綠色,味苦。貯藏后期常與其他真菌、細菌病害并發,引起腐爛。 二、綜合防治 防治策略應采取無病種薯為基礎,培育無病壯苗為中心,安全貯藏為保證,藥劑防治為輔助的綜合防治措施。 1.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嚴禁從病區調運種薯、種苗。 2.選用無病種薯。可采用以下幾種途徑和方法得到無病種薯。 (1)無病留種田。要求秧苗、土壤、糞肥不帶菌,并注意防止農事操作傳入病菌。因此必須作到:①采用高剪苗,結合藥劑浸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②留種地要選3年未栽種甘薯的生地。③留種地收獲的種薯,要單收、單運、單藏,收獲運輸工具及貯藏窖物應不帶菌,必要時可用藥劑消毒。④注意糞肥不要帶菌。 (2)精選種薯。種薯出窖后,育苗前要嚴格剔除有病、有傷、受凍的薯塊。 (3)安全貯藏。留種薯塊應適時收獲、嚴防凍傷,精選入窖,避免損傷。種薯入窖后進行高溫處理,35~37℃4晝夜,相對濕度保持90%,以促進傷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3.培育無病壯苗。 (1)種薯消毒。實行種薯消毒,清除所帶病原菌,方法有:①溫湯浸種:薯塊在40℃~50℃溫水中預浸1~2分鐘后,移入50℃~54℃溫水中浸種10分鐘,水溫和處理時間要嚴格掌握,注意上下水溫應一致,對新品種處理后應進行發芽試驗。浸種后要立即上床排種,且苗床溫度不能低于20℃。②藥劑浸種:可用45%代森胺水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8%乙蒜素(402抗菌劑)等對種薯進行藥劑處理。 甘薯黑斑病又稱甘薯黑疤病,已成為我國甘薯產區危害普遍而嚴重的病害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由該病造成的產量損失為5%~10%,家畜食用病薯還可引起中毒,嚴重者死亡。 一、癥狀 苗期、生長期及貯藏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塊,不危害綠色部分。貯藏期薯塊上的病斑多發生在傷口和根眼上,初為黑色小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膏藥狀病斑,稍凹陷,直徑1~5厘米不等,輪廓清晰。病部組織堅硬,可深入薯肉2~3毫米,薯肉呈黑綠色,味苦。貯藏后期常與其他真菌、細菌病害并發,引起腐爛。 二、綜合防治 防治策略應采取無病種薯為基礎,培育無病壯苗為中心,安全貯藏為保證,藥劑防治為輔助的綜合防治措施。 1.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嚴禁從病區調運種薯、種苗。 2.選用無病種薯。可采用以下幾種途徑和方法得到無病種薯。 (1)無病留種田。要求秧苗、土壤、糞肥不帶菌,并注意防止農事操作傳入病菌。因此必須作到:①采用高剪苗,結合藥劑浸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②留種地要選3年未栽種甘薯的生地。③留種地收獲的種薯,要單收、單運、單藏,收獲運輸工具及貯藏窖物應不帶菌,必要時可用藥劑消毒。④注意糞肥不要帶菌。 (2)精選種薯。種薯出窖后,育苗前要嚴格剔除有病、有傷、受凍的薯塊。 (3)安全貯藏。留種薯塊應適時收獲、嚴防凍傷,精選入窖,避免損傷。種薯入窖后進行高溫處理,35~37℃4晝夜,相對濕度保持90%,以促進傷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3.培育無病壯苗。 (1)種薯消毒。實行種薯消毒,清除所帶病原菌,方法有:①溫湯浸種:薯塊在40℃~50℃溫水中預浸1~2分鐘后,移入50℃~54℃溫水中浸種10分鐘,水溫和處理時間要嚴格掌握,注意上下水溫應一致,對新品種處理后應進行發芽試驗。浸種后要立即上床排種,且苗床溫度不能低于20℃。②藥劑浸種:可用45%代森胺水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8%乙蒜素(402抗菌劑)等對種薯進行藥劑處理。 |
![]() |
![]() |
相關閱讀 |
花椰菜病蟲害防治知識大全 |
棗樹膨大期怎樣防蟲 |
春甘藍冬季育苗需注意事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