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與為害] 甘薯蔓割病又叫甘薯枯萎病、甘薯萎蔫病等。分布廣泛,全國各甘薯生產區(qū)均有發(fā)生。由甘薯鐮孢菌(Fusarium bulbigenum Cke.et Mass.Var.batatas Wollenw.)引起,除為害甘薯外,還為害煙草、馬鈴薯、番茄、棉花、玉米、大豆等多種作物。
[癥狀] 侵染莖蔓、薯塊。苗期發(fā)病,主莖基部葉片先發(fā)黃變質。莖蔓受害,莖基部膨大,縱向破裂,暴露髓部,剖視維管束,呈黑褐色,裂開部位呈纖維狀。病薯蒂部常發(fā)生腐爛。橫切病薯上部,維管束呈褐色斑點。病株葉片自下而上發(fā)黃脫落,最后全蔓枯死。
[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以菌絲和厚垣孢子在病薯內或附著在遺留于土中的病株殘體上越冬,為初侵染病源。病菌從傷口侵入,沿導管蔓延,病薯和病苗是遠距離傳播的途徑,流水和耕作是近距離傳播的途徑。 土溫27-30℃,雨量大,次數多,有利于病害流行,連作地、沙土、沙壤土發(fā)病較重。
[防治方法] 一是選種抗病品種,禁止從病區(qū)調入薯種、薯苗;二是溫湯浸種,培育無病壯苗;三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浸薯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