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適期播種后,外界溫度環境適宜,生長迅速,至越冬前方才轉緩。出苗后應及時中耕。苗出齊后可澆1次出苗水,并中耕除草。冬前可根據情況結合澆水追施1次復合肥,每公頃150千克。澆水后,當苗長出第2片葉子時,中耕一次進行蹲苗,促進幼苗根系的正常生長。南方地區如果土壤潮濕,含水量太大時,應及時開溝排水,防止潮濕爛母。在土壤封凍前,適時澆足越冬水。越冬水灌后,為確保幼苗安全越冬,在黃河以北的寒冷地區可在畦上覆蓋粗肥或柴草,以保溫防寒。南方溫暖地區,可在澆越冬水后,中耕松土露地越冬。在地蛆發生嚴重地區,可在出苗期在地面噴樂果防治。
正確的冬前管理,可使大蒜長成壯苗。壯苗的標準是:4~5片葉,高25厘米左右,根30條左右,單株鮮重10克左右。翌年天氣轉暖,越冬蒜苗開始返青生長。當氣溫穩定在1~2℃時,應撤除覆蓋的柴草。撤草要分次進行,先撤一半,露出蒜葉,使幼苗逐漸適應外界氣溫,防止氣溫突然變化遭受凍害。幼苗經過適應、鍛煉后,再全部撤去覆草。覆蓋的粗肥,可結合中耕翻入土中。早春氣溫較低,撤除蓋草后要立即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溫。這次中耕還有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有利于保墑,防止返堿的作用。中耕后曬3~5天,即澆返青水。結合澆水可沖施復合肥,每公頃225~370千克。幼苗返青后,葉片旺盛生長,應勤施水肥,促進幼苗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