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狀。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葉片病斑圓形,為淡褐色或黑褐色,有明顯的同心輪紋,周圍常有黃色暈環。葉柄上病斑為長梭形,暗褐色,具有輪紋。在采種株的莖和花梗上,病斑為橢圓形,暗褐色。病斑在潮濕情況下長出黑色霉狀物。
(2)發病條件。黑斑病是真菌性傳染的病害。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或以分生孢子黏附于種子表面越冬。翌年越冬分生孢子或菌絲體產生的新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分生孢子萌發后生出芽管,從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寄主體內。病斑形成后,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產生大量黑色霉狀物。分生孢子又進行再侵染。低溫高濕的條件,有利于本病的發生和發展。本病發生適溫為17~20℃。
(3)防治方法。①種子消毒。將種子放入50℃溫水中浸泡20~30分鐘,取出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卻,晾干后播種。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②選用耐病、抗病品種或雜種一代。③科學密植與施肥。要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鉀肥施入比例(三者之比一般為2:1:3),以增強菜株抗病力。④藥劑防治。發病期間可噴50%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或0.25%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2~3次。應用撲海因、霜撲合劑、易撲合劑噴灑,效果更為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