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黃斑螟的特征及防治 |
來源:好農(nóng)資招商網(wǎng) 2012-11-5 |
★別名:茄螟、茄白翅野螟。 ★分布:臺灣、廣東、廣西、華中、華東和西南。寄主茄子、龍葵、馬鈴薯、豆類。 ★為害特點:在我國長江以南的華中、華南和西南地區(qū),是茄子的重要害蟲。幼蟲為害蕾、花并蛀食嫩莖、嫩梢及果實,引起枝梢枯萎、落花、落果及果實腐爛。秋季多蛀害茄果,一個茄子內(nèi)可有3-5頭幼蟲3夏季茄果雖受害輕,但花蕾、嫩梢受害重,可造成早期減產(chǎn)。 ★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6.5-10mm,翅展約25mm。體、翅均白色,前翅具4個明顯的黃色大斑紋。翅基部黃褐色。中室與后緣之間呈一個紅色三角形紋。翅頂角下方有一個黑色眼形斑。后翅中室具一小黑點,后橫線暗色,,外緣有2個淺黃斑。卵:0.7×0.4mm,水餃狀,脊上有2-5齒,初產(chǎn)白色,孵化前灰黑色。老熟幼蟲:體長15-18mm,粉紅色,幼齡期黃白色,頭及前胸背板黑褐色。各節(jié)有6個黑褐色毛斑,前排4個,后排2個。蛹:8-9mm長,淺黃褐色,腹第三四節(jié)氣孔上方有一突起。生活習(xí)性在武漢年發(fā)生5代,以幼蟲越冬。5月份開始出現(xiàn)幼蟲為害,7-9月為害最重,尤以8月中下旬為害秋茄最烈。成蟲夜間活動,但趨光性不強(qiáng)。25℃下每雌可產(chǎn)卵200粒以上,散產(chǎn)于茄株的上、中部嫩葉背面。卵的發(fā)育歷期20-25℃為8-13天,30℃5-7天,35℃以上2-3天。在武漢7-8月份,幼蟲歷期10-15天,預(yù)蛹期2-3天,蛹期8-12天。夏季老熟幼蟲多在茄株中上部綴合葉片化蛹,秋季多在枯枝落葉、雜草、土縫內(nèi)化蛹。 ★無公害防治法: (1)茄子收獲后,要清潔菜園,及時處理殘株敗葉,以減少蟲源。 (2)用性誘劑防治茄螟。成蟲出現(xiàn)后,茄田設(shè)置誘捕器,把江蘇金壇激素研究所開發(fā)生產(chǎn)的100微克性誘劑滴在2平方厘米滬紙上,放入誘捕器中誘殺茄螟成蟲。 (3)幼蟲孵化盛期噴灑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35%阿維辛硫磷(保殲蛾)乳油15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如系生產(chǎn)A級綠色茄果類蔬菜,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 |
相關(guān)閱讀 |
莖用芥菜黑腐病怎樣防治好 |
影響大棚栽培的“四大因素” |
這樣的磷酸二氫鉀,很多是假貨,5個小方法教你辨別真假! |
首頁 | 快訊 | 產(chǎn)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