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輪紋病的癥狀及有效防治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11-8 |
癥狀 :又稱黑斑病。主要發生在1-2片真葉期,為害子葉和真葉。子葉染病 主要在未展開的粘結處或夾殼損傷處生出墨綠色霉層。子葉展平后染病,初生紅褐色小圓斑,后擴展成不規則形至近圓形褐色斑,有的現不明顯的輪紋。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墨綠色霉層,嚴重的每張葉片上病斑多至數十個,造成子葉枯焦脫落。真葉染病 與子葉上癥狀相似,但病斑較大,四周有紫紅色病變。受傷時染病,病斑形狀不規則,枯斑四周不見紫紅色邊緣。幼苗莖部或葉柄染病 產生長橢圓形褐色凹陷斑,造成葉片凋落,苗子干枯而死。 病原 :Alternaria macrospora Zimm.稱大孢鏈格孢,A. tenuissima Wiltsh稱細極鏈格孢及A. gossypina (Thum.) Hopk稱棉鏈格孢,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其致病力不同,大鏈格包致病力強,能直接侵入,在子葉或真葉上產生較大輪紋斑。該菌分生孢子梗多單生或4-9根成束,略彎曲,基部膨大,淺褐色至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棍棒狀,黃褐色或深褐色,具6-10個橫隔、3-30個縱隔。鏈格孢致病力弱,常與其他寄生菌混合侵染或在有傷口時才能侵入。分生孢子梗分枝較少,欖褐色,分生孢子棒狀,串生,橫隔1-9個,縱隔0-6個。病菌生長適溫27-30℃,高于37℃、低于0℃均不能生長。在棉田氣溫27-33℃發病,25℃最適,濕度高時易侵入,適應pH2-10,其中pH5最適。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葉、病莖上或棉籽的短絨上越冬,棉籽帶菌率高達47.5%-84%,尤其種殼上最多,胚乳也帶菌。棉籽播種后病葉及棉籽上的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濺射傳播,從傷口或直接侵入。早春氣溫低、濕度高易發病。當氣溫從20℃突然下降至6-10℃,又有降雨,相對濕度高于75%,就能普遍發病。棉花生長后期,植株衰弱,遇有秋雨連綿也會出現發病高峰。 防治方法 :(1)棉田要精細整地,種子要精選,提高播種質量。(2)提倡采用地膜覆蓋,可提高苗期地溫減少發病。(3)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6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拌種。也可用061%多菌靈溶液浸種。還可用呋喃丹與50%多菌靈按1∶0.5的重量配比,加入少量聚乙烯醇粘著劑,配成棉籽種衣劑,用棉籽重量1%的種衣劑處理制的堆肥。勤中耕,及時整枝摘葉,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可減少發病。(5)發病初期及時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石硫合劑400倍液。 |
相關閱讀 |
馬鈴薯綠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農戶們該如何防止綠皮現象的發生? |
西瓜的伏播栽培技術 |
柑橘蚧殼蟲如何防治,用什么藥最有效?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