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全蝕病的發病特點介紹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11-12 |
中文名稱:小麥全蝕病 拉丁學名: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olivcr 為害癥狀: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根腐和莖腐性病害。小麥整個生育期均可感染。幼苗受侵,輕的癥狀不明顯,重的顯著矮化,葉色變淺,底部口十片發黃,分蘗減少,類似干旱缺肥狀。拔出可見種子根和地下莖變成灰黑色。嚴重時,次生根變為黑色,植株枯死。灌漿到成熟期這種癥:伏尤為明顯,在潮濕情況下,根莖變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腳”癥狀。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剝開有病部位基部葉鞘,可以看到全蝕病特有的“黑膏藥”狀物。近收獲時,在潮濕條件下,根莖處可;看到黑色點狀突起的子囊殼。 病原菌形態特征:子囊殼長頸瓶狀,表面有栗褐色毛茸,子囊棍棒狀,無色,有柄,內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棍棒狀微彎,有3~7個隔膜。 發病特點:全蝕病菌是—種比較嚴格的土壤寄居菌。它在土壤中的活動可以明確地分為寄生和腐生兩個階段。在寄生階段,病殘體上的休眠菌絲體通過侵染寄主幼苗的初生根、次生根和根莖,營寄生生活,病殘體內部營腐生生活。全蝕病菌在土壤中競爭生存力很弱,受以—卜條件影響(㈠土壤pH值在7以上時,pH值愈高病愈重,pH7以下病害嚴重度開始下降,pH5以下,對病菌有抑制作用。(2)通氣好的土壤有利于發病。(3)土壤肥力不足發病重,使用銨態氮,增施磷肥能減輕病害。(4)土壤濕度大有利于病害的發展,晚秋或春季雨多年份發病重。在小麥全蝕病上還有——種特殊現象:如果在同—塊地連作種植感病作物3~5年,病害的增加就會在數量上和嚴重度上達到頂峰,但—旦出現頂峰,病害便逐年自然下降,這—現象稱全蝕病的自然衰退。造成這種現象的機制還不很清楚。 |
相關閱讀 |
冬季如何有效除草 |
水稻矮縮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
怎樣可以讓小麥弱苗變壯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