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靈菇是一種產量比較低的食用菌品種,一般立體墻式栽培生物轉化率可達30~40%,為了提高白靈菇的產量,可采取覆土地栽的模式,這種方法管理得當,產量很高,白靈菇地栽生物轉化率可達80~100%。
1、應先催蕾再覆土。根據筆者調查,栽培戶采取地栽模式時,一般是將菌袋直接覆土,這樣做的缺點有三,一是若因為菌袋后熟不好,會造成出菇很慢;二是這樣做極其容易造成畦面出菇不均勻,有的地方出菇很多,而有的地方卻不出菇;三是產量很低。正確的做法是先將菌袋進行催蕾管理,此時應維持較強光線,溫度維持在8~20℃范圍,濕度應保持在85~95%,若濕度不夠可在菌袋上覆蓋地膜保濕,等到菌袋兩頭及中間有米粒狀小白點出現,可進行覆土,這個過程一般維持15天左右。經過這樣處理,白靈菇出菇整齊而且速度快,個體均勻美觀。
2、菌袋中間必須用土塞緊,用水灌透,不留空隙。菌袋覆土時,菌袋中間要預留約5厘米以上空隙,用土將空隙填滿,并用水灌透。這樣做的好處是現蕾均勻,而且由于各個菌袋被土壤嚴密分隔開,可以防止感染雜菌的菌袋將雜菌傳染給健康的菌袋,這一點在溫度較高的時期更應注意。
3、溫度高出菇時,通風必須良好,否則易造成因通氣不良而形成的病害,引發菇體黃爛,后果嚴重。此時若濕度不夠,可采取向畦中灌水及空氣中噴霧的辦法,一方面可增加菇棚濕度,另一方面還可降低菇棚溫度。
4、覆土時,應將感染雜菌的料袋揀出,單獨處理,不可魚龍混雜,引起雜菌的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