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麥全蝕病的方法要點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1-29 |
小麥全蝕病是小麥生長中一種毀滅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麥根部和莖稈基部。現已成為小麥生產的大敵,可達30%~70%甚至絕產,小麥感病越早,產量損失越大。 一、發病特癥:它是一種典型的根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莖基部15厘米的1~2節處。幼苗發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黃葉多,分蘗減少,類似干旱缺肥狀,初生根(種子根)和根莖變成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變黑,嚴重時造成全株連片枯死。拔節期冬麥病苗返青遲緩、分蘗少,病株根部大部分變黑。抽穗灌漿期病株出現“白穗”,病根變黑,呈“黑腳”狀,后顏色加深呈“黑膏藥”狀,易于拔起,但不易倒伏,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這是成株期所特有的癥狀。 小麥全蝕病也可隨水流傳播,多雨,高溫,地勢低洼,麥田發病重。早播、冬春低溫、成熟期受干熱風侵害以及土質疏松、瘠薄、堿性、有機質少,缺磷、缺氮的麥田發病均重 小麥全蝕病有明顯的自然衰退現象,特別是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地區,可見有病害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等明顯的不同階段,只要病害到達高峰后,繼續實行小麥、玉米種植制度,病害就會出現下降現象,一般再經1-2年后病害就自然得到控制,至于出現自然衰退現象的原因可能與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得到發展有關。 二、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小麥全蝕病菌是一種土壤寄居菌。該菌主要以菌絲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混有病殘體未腐熟的糞肥及混有病殘體的種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麥的主要侵染源。引種混有病殘體種子是無病區發病的主要原因。割麥收獲區病根茬上的休眠菌絲體成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麥區種子萌發不久,夏病菌菌絲體就可侵害種根,并在變黑的種根內越冬。翌春小麥返青,菌絲體也隨溫度升高而加快生長,向上擴展至分蘗節和莖基部,拔節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節,由于莖基受害腐解,病株陸續死亡。在春小麥區,種子萌發后在病殘體上越冬菌絲侵染幼根,漸賂上擴展侵染分蘗節和莖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病株多在灌漿期出現白穗,遇干熱風,病株加速死亡。土壤性狀和耕作管理條件對全蝕病影響較大。一般土壤土質疏松、肥力低,堿性土壤發病較重。土壤潮濕有利于病害發生和擴展,水澆地較旱地發病重。與非寄主作物輪作或水旱輪作,發病較輕。根系發達品種抗病較強,增施腐熟有機肥可減輕發病。冬小麥播種過早發病重。 三、防治措施 (一)農業防治措施 1.深耕深翻。小麥全蝕病的寄居菌以菌絲遺留在土壤表層,深翻土層,把細菌深埋地下,會有效殺死細菌。 2.減少菌源。對于零星發病區,堅持就地封鎖,就地消滅。發病田要單收單打,所收小麥嚴禁留種,且麥稈、麥糠不能直接還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連根拔掉焚燒,不能漚肥用,以盡量減少菌源。 3.合理輪作。對于嚴重發生小麥全蝕病的地塊,可實行輪作換茬,推行麥菜、麥棉等輪作,以切斷全蝕病菌源積累,控制病情的發展。 4.合理施肥。底肥增施有機肥、生物肥,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化肥施用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 (二)藥劑防治措施 1、土壤處理。播種前可畝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3全面質量管理公斤拌細土20~30公斤,耕地時均勻撒施,如防治地下害蟲,可與殺蟲劑混用,要求隨撒隨耕。 2、浸拌種。可用12.5%全蝕凈(美國孟山都公司生產),畝用量20克,拌8~10公斤種子,悶種6~12小時,晾干后播種。 3、在小麥拔節期間,每畝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2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兌水50-60千克噴澆麥田,防效可達60%左右,加入600-800倍糧食專用型“天達2116”可明顯提高防治效果。 4、藥劑灌根。小麥返青期,施用蝕敵或消蝕靈每畝100~150毫升、對水150千克灌根。 用以上預防方法連續使用2~3年便可從根本上達到基本消除小麥全蝕病。 |
相關閱讀 |
掌握小麥種植行向促高產 |
秋種豆角如何防銹病 |
果樹缺素都有哪些癥狀,如何做好防治措施呢?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