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應對小麥缺素癥須知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1-29
    

  在小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多種營養元素。如果營養不良,缺少了某種營養元素,麥苗就會從外部形態上表現出相應的癥狀。因此,在生產中可根據麥苗表現的癥狀判斷所需要元素種類,做到對癥下藥,及時補施肥料,保證幼苗生長健壯。

  一、缺氮癥 植株矮小,葉片淡綠,葉尖由下向上變黃,分蘗少,莖稈細弱。補救措施:于返青期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8千克,拔節期再追施尿素10—15千克。

  二、缺磷癥 植株瘦小,次生根少,分蘗少,新葉暗綠,葉尖紫紅色,莖呈紫色,可導致穗小粒少,子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補救措施:追施過磷酸鈣,每667平方米用20—25千克過磷酸鈣隨水澆施。同時葉面噴施5%過磷酸鈣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三、缺鉀癥 小麥缺鉀,首先從下部老葉的葉尖、葉緣開始變黃,葉質柔弱,并卷曲,然后逐漸變褐色。葉脈綠色,莖稈細而柔弱,分蘗不規則,成穗少,造成籽粒不勻實,易倒伏。補救措施:667平方米施硫酸鉀或氯化鉀10千克,并撒施草木灰,667平方米施100千克,還應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四、缺鋅癥 麥苗缺鋅時葉片失綠,心葉白化,節間變短,植株矮小,中部葉緣過早干裂皺縮,根系變黑,空秕粒多,千粒重降低。補救措施:在拔節期每667平方米葉面噴施0.3%的硫酸鋅溶液,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五、缺硼癥 小麥分蘗不正常,葉鞘呈紫褐色,有時不抽穗,或者只開花不結實。補救措施:葉面噴灑0.2%硼砂溶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六、缺鐵癥 小麥缺鐵時主要在新葉發病,葉肉組織黃化,上部葉片可變為黃白色。葉尖和葉緣也會逐漸枯萎并向內擴展。補救措施:葉面噴灑0.2%的硫酸亞鐵溶液,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七、缺鉬癥 小麥缺鉬時首先表現在葉片前部,葉變褐色,接著在心葉下部全展葉上,沿葉脈平行出現細小的黃白斑點,并逐漸連成線狀、片狀,最后使葉片前部干枯,嚴重的整葉干枯。補救措施:葉面噴施0.5%的鉬酸銨溶液,每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八、缺錳癥 小麥缺錳時,癥狀同缺鉬相似,但病斑發生在葉片的中后部,病葉干枯后便卷曲,葉前部逐漸干枯。補救措施:葉面噴施0.2%的硫酸錳溶液,每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九、缺鎂癥 中下部葉片葉緣組織逐漸失綠變黃,葉脈呈現綠色,葉緣向上或向下卷曲,后期葉片枯萎。補救措施:葉面噴施0.3%硫酸鎂溶液,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十、缺鈣癥 小麥缺鈣時,主要表現在新葉上,上部葉片明顯縮小,葉脈間黃化,近生長點葉片、葉緣枯死,葉尖常彎曲呈鉤狀。補救措施:葉面噴施0.3%氯化鈣或1%過磷酸鈣浸出液,每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相關閱讀
菠蘿自然開花有什么缺點?農戶們該如何預防?
茴香赤條蝽的形態特征、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龍眼落果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