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瘟病的病癥表現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2-22 |
苗期染病,初時頂端葉片萎蔫,后整苗枯萎變褐,基部黑爛。成株染病,莖葉萎垂青枯,各節上的須根黑爛,易脫皮。撕開莖葉表皮,可見維管束變色,先變黃,后變褐,最后黑褐色。薯塊染病,初期薯塊外表上無異狀,但剝去皮層則可看到皮層和薯肉之間的維管束變褐,并且顯示出從侵入點向其他部位擴展的情況。如把薯塊縱切觀察,可看到病部維管束呈褐色條紋狀;薯塊橫切觀察,可看到病部維管束中有褐色小斑點,甚至還可看到沿皮層與薯肉交界處有一圈褐色的病部。最后維管束四周組織腐爛成空腔或全部爛掉。 致病菌為甘薯假單胞菌。菌體單胞,短桿狀,兩端鈍圓,單生或雙生,極生鞭毛1~4根。不形成芽孢和莢膜,革蘭氏染色反應陰性。 〔發病規律〕 病菌可隨病薯在窖內越冬,病菌也可存活于土壤中,一般可存活1~3年。病薯、病薯苗、病土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施用帶有病株殘余的未腐熟糞肥也可傳播。田間傳播則可借雨水、灌溉水流、牲畜和農具等傳播。甘薯小象甲、螻蛄等害蟲也可以傳病。 病菌喜高溫高濕條件,20℃以上開始發病,發病最適溫度為27~32℃,相對濕度80%以上最適于發病。降雨對田間病情影響最大,降雨多,田間積水最有利于病害發生發展。 |
相關閱讀 |
綠菜花黑腐病的病害診斷、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
藍莓菌根主要有哪些分類?影響菌根真菌定殖的因素有哪些呢? |
黃金梨矮化密植豐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