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枯萎病的癥狀及科學防治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2-26 |
冬瓜枯萎病是一種由半知菌亞門真菌--尖鐮孢菌的黃瓜專化型Fusarumoxysporum(Schl.)f.sP.cucumernumOwen.引起的。是一種由土壤傳播、從植株根或根莖部侵入、在維管束內寄生的系統性病害。 1、發病癥狀 苗期及成株期均可發病。幼苗期(幼苗出土后)兩片子葉不均勻黃化,不久干枯,幼莖、葉片、葉柄及生長點萎蔫或根莖基部變褐、縊縮或猝倒。成株發病初始時病株下部葉片褪綠、變黃,莖基部縱裂或部分葉片中午萎蔫,傍晚又逐漸恢復的癥狀,如此反復,并往上部葉片發展,幾天后,植株枯死。干燥后呈黑褐色,有的出現縱裂,常溢出琥珀色膠狀物。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或粉紅色霉狀物(為病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橫向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呈黃褐色至深褐色。有的植株出現半邊枯萎、半邊正常的現象,是由于植株的部分維管束受感染的緣故。 2、發病條件 枯萎病主要以菌絲體、厚垣孢子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成為次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的厚垣孢子的生活力強,在土壤中可存活5--10年,條件適宜時即萌發,先長芽管,從根部傷口或根冠細胞間隙侵入。病害的傳播主要靠雨水、灌溉水。種子帶菌或帶菌的未腐熟肥料是無病區的初侵染源。病害發生、流行程度與當年的初侵染菌量及如下因素有關。 ①連作年限越長,土壤中的病菌積累越多,發病越重,所以枯萎病的發生與冬瓜的連作年限成正相關,老菜區比新菜區重。 ②在帶菌土上育苗,幼苗容易感染,發病早且重。 ③土質粘重、地勢低洼、灌溉排水不良、土壤冷濕、耕作粗放,對根系發育不利,枯萎病發生重。 ④地下害蟲、線蟲為害,容易造成根的傷口,所以地下害蟲多的土壤,發病較重。 ⑤施肥不足、缺乏有機肥及過多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的基肥,發病重。 ⑥與品種、種質有關,易感品種發病重。 ⑦與土壤溫度有關,當土溫在15℃以上開始發生,最適的發病溫度為20-30℃。 3、防治方法 ①合理輪作。與非瓜類作物輪作,是防治枯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輪作年限在3年以上,最好是水旱輪作,苗床地2-3年輪換1次。 ②選用抗(耐)病品種,培育無病壯苗。播種前種子用52-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1小時,洗凈后催芽播種;或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后直接播種。 ③嫁接防治。可用抗性強的黑籽南瓜作砧木進行嫁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④無病土營養杯育苗,高畦栽培,定植時盡量減少傷根。 ⑤加強栽培管理,搞好田間衛生,抓好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腐熟有機肥,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病力;采取小水勤灌(淋),切忌大水漫灌,地溫較低時減少淋水。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銷毀,根周圍的土壤用石灰消毒。 ⑥苗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克,拌勻后播種。重病地定植時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以每畝3.5公斤的比例與細土摻勻配成藥土施用。 ⑦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施藥防治,可以防止枯萎病的蔓延。藥劑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雙效靈水劑200-500倍液、瓜枯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枯萎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綠亨2號1000倍液在植株根圍淋灌,每株用藥200-250毫升。 |
相關閱讀 |
晚稻塑盤育秧須知 |
白菜猝倒病該如何應對?用什么藥合適? |
豇豆花葉病的防治方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