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展生物農藥需社會各方支持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5-21 |
生物農藥因其不污染環境、對人和動植物安全、選擇性強、不傷害害蟲天敵、害蟲難以產生抗藥性而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并將逐步替代化學農藥。國務院發布的《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農用生物制品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高效、安全、經濟和環境友好的農藥品種占總產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殘留品種的產量由5%降至3%以下,生物農藥比例進一步提高。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袁隆平教授曾說:種子、農藥、化肥是確保糧食和農作物豐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種子好比發動機,農藥、化肥好比兩翼,三者缺一不可�,F在社會上對農藥的認識缺乏科學性,這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隨著超級雜交稻“高桿高產”化的發展,對農藥、化肥的依賴和要求會越來越高,完全可以說,糧食安全離不開種子,也離不開農藥、化肥。以超級稻的稻瘟病、稻飛虱為例,如果防治不好,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就會“付之東流”。他希望農藥工業產學研與推廣應用緊密結合,共同努力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禾下乘涼夢”。 在談及對農藥的科學態度時,袁隆平院士希望“加強農藥科普宣傳,促進農藥工業發展”。中國農業工業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鐘華博士更是深有感受,一方面她希望農藥科技工作者加強農藥科普宣傳工作,提高農藥被社會的正面認知度;另一方面她希望農資媒體客觀、公正、科學、實事求是的宣傳農藥,特別是要加大正面宣傳的力度。 在談及生物農藥的推廣應用問題時,袁隆平院士指出:任何新生事物被社會認可都需要一個過程,但凡是能夠造福人類的產品,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最終會被社會接受。生物農藥作為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必需品”,相信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遲早會迎來生物農藥的春天。雜交水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不被接受”到“半信半疑”,再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其實農民是“沒有學問的經濟家”,最會“精打細算”,只要產品效果好,能夠帶來經濟實惠,農民一定歡迎并且樂于使用。 “說一千道一萬”,發展生物農藥需要社會各方給力: 一是用好用活國家鼓勵發展生物農藥的各項政策,尤其是各級地方政府要把國家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是做好與《國家產業技術政策》的銜接,加快生物農藥研發和產業化的步伐。推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技術為核心、產學研相結合的生物農藥科技創新體系。扶持優勢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引導并支持企業建立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技術交易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建設和完善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物農藥專業化研究開發中心,提高競爭力; 三是鼓勵從事生物農藥生產的企業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造,加快調整企業組織結構,加強企業聯合重組。引導民間資本對生物農藥的投入,鼓勵大型優勢企業對中小微型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推動大型骨干生物農藥生產企業向大規模、多品種、國際化方向發展,提高與國外企業集團的抗衡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是充分發揮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中國植保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組織的作用,積極引導生物農藥產業健康發展; 五是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的認識。相關職能部門、農技推廣部門、農藥生產企業、農資經營企業、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以及農資媒體等都要采取各種方式廣泛宣傳,通過宣傳,提高農民對生物農藥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作用的認識,使農民逐步自覺地使用生物農藥,拒絕高毒農藥; 六是加大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為生物農藥登記開辟“綠色通道”,對生物農藥產業實施登記優惠政策,對生物農藥登記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縮短試驗時間、減少試驗點數、減免重復試驗、減免部分登記資料,簡化登記程序、縮短登記周期,使其快速進入市場; 七是對生物農藥產品實行補貼政策,以加強生物農藥生產企業在農藥行業中的競爭力。生物農藥下鄉也應享受農機、家電、建材等同等的優惠政策,對肥料和農機都有專項補貼,生物農藥也應該有,而且補貼的力度應該更大一些; 八是加大生物農藥推廣應用力度,建立生物農藥示范試驗區,助推生物農藥產業發展。可以首先在有機蔬菜、果樹、茶葉等作物及城市園林綠化等經濟效益較好的產業中實施生物農藥應用的補貼,再逐漸向生態農業產業區推廣,從而促進我國生物農藥應用提速; 九是加大企業研發力度,對企業自主研發的生物農藥給予必要的財政支持,以降低企業研發和生產成本。加強生物農藥產品研發,通過適當的營銷方案,加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努力把產品質量和技術服務工作做好,盡量降低生物農藥生產和使用成本; 十是科學制定生物農藥的評價標準,做到“生物”、“化學”有別。當前,生物農藥采用與化學農藥同樣的評價體系和標準,即病蟲害死亡多少和死亡快慢,這使得生物農藥在安全和環保等方面的優點無法體現,“生與化混為一團”不利于生物農藥的發展,應該從根本上解決這種不科學、不客觀、不公正的評價方法問題。 |
![]() |
![]() |
相關閱讀 |
山東蘭陵1756種農藥貼上了二維碼身份證 |
原材料價格都漲漲漲,農藥能淡定嗎? |
第七屆農藥高峰論壇有何意義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