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棉鈴蟲如何用藥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5-23 |
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屬鱗翅目夜蛾科,取食200余種植物,是棉花的大害蟲,也危害番茄、茄子、瓜類、豆類、萵苣、甘藍等蔬菜作物,秋棚番茄、辣椒、萵苣、黃秋葵等嚴重受害。 【形態特征】幼蟲鉆蛀取食番茄、甜椒、瓜類果實、豆莢、萵苣葉球,啃食葉片中肋,食痕凹陷連片,變褐腐爛,還取食嫩葉、嫩芽,鉆蛀花蕾。被取食的菜株不僅喪失商業價值,還可并發細菌性軟腐病或灰霉病而腐爛。 1.成蟲 是黃褐色(雌)或灰綠色(雄)的蛾子,體長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前翅基線不清晰;內橫線雙線,褐色,鋸齒形;環形紋褐邊,中央有一褐點;腎形紋褐邊,中央有一個深褐色的腎形斑點;中橫線褐色,略呈波浪形;外橫線雙線,亞緣線褐色,鋸齒形,兩線間為一褐色寬帶;外緣各脈間有小黑點。后翅灰白色,沿外緣有黑褐色寬帶,寬帶中央有2個相連的白斑。 2。卵 半球形,直徑0.5~0.8毫米,表面有縱橫隆紋,交織成長方格。初產時白色。 3.幼蟲 共6齡,老熟幼蟲體長40—45毫米。體色多變。有淡紅色、黃白色、淡綠色、墨綠色等多種類型,還有的體色黃綠色、暗紫色與黃白色相間。頭部黃綠色,生有不規則的網狀紋。氣門線白色或黃白色,體背面有10余條細縱線,各腹節上有毛瘤12個,剛毛較長。 4。蛹 體長17~20毫米,紡錘形,赤褐色。腹部第五節至第七節各節前緣密布環狀刻點,末端有臀棘2個。 煙青蟲與棉鈴蟲形態近似,嚴重蛀食辣椒果實,易與棉鈴蟲混淆。 【發生規律】我國各地發生的代數不同,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每年3代,黃淮流域4~5代,長江流域5代,華南6~7代。以蛹在土層中做土繭越冬。 在黃淮流域,4月下旬至5月中旬越冬代成蟲羽化、產卵。第一代幼蟲主要危害小麥、春玉米、蔬菜等作物,以后各代主要危害棉花,也危害蔬菜、玉米、藥材等怍物,9月下旬以后陸續進入越冬或繼續危害棚室蔬菜。 棉鈴蟲成蟲夜間活動,白天隱蔽。趨向蜜源植物,吸食花蜜,有趨光性,楊樹枝對成蛾的誘集力強。成蟲在嫩尖、嫩葉、果萼、果莢等幼嫩部位產卵。初齡幼蟲取食嫩葉,2~3齡以后鈷蛀危害,食量增大,有轉株危害習性。 【防治方法】 采取秋后探翻冬灌,減少越冬蟲源;設置黑光燈、性誘劑、楊樹枝把等裝置誘殺成蟲;采用釋放天敵赤眼蜂以及藥劑防治等措施,搞好棉花等主要受害作物的防治,可大大減少轉移危害蔬菜的蟲口數量。危害蔬菜的少量棉鈴蟲,可在防治主要害蟲時予以兼治。大發生年份,或蟲口較多棚室,可單獨噴藥防治。 1.誘殺成蟲 利用成蟲的趨化性,在成蟲數量開始上升時,用糖醋液誘殺成蟲。還可用黑光燈、高壓汞燈、楊樹枝把、雌蟲性誘劑等誘蛾。 2.栽培防治 清潔田圓,及時清除殘株敗葉,人工摘除卵塊和捕殺初孵幼蟲,摘除受害果實等。棚室菜地周圍適當種植玉米,引誘棉鈴蟲產卵,并及時摘除毀掉。要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 3.藥劑防治 在當地危害世代的卵孵化盛期至2齡幼蟲期噴藥,將幼蟲消滅在蛀果之前。鉆蛀后可在早晨或傍晚幼蟲鉆出活動時噴農藥。 可供選用的普通殺蟲劑有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l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52.25%農地樂乳油2500~3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等。有機磷藥劑、菊酯類藥劑宜與其他類型藥劑交替使用,以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對已產生抗藥性的,可采用昆蟲生長調節劑、抗生素、細菌殺蟲劑以及新品種藥劑防治。農地樂是廣譜性殺蟲劑,瓜類(特別在大棚中)、萵苣苗期較敏感,要慎用。 昆蟲生長調節劑可選用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000~2000倍液,或5%農夢特(氟苯脲)乳油1000~2000倍液以及其他。 4.生物防治 防治3齡前幼蟲可用蘇云金桿菌制劑8000國際單位/毫克的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用藥200~300克。在冬春大棚棉鈴蟲卵高峰后4~6天,可連續噴施2次。在卵高峰期還可施用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制劑(20億/克)1000倍液。上述生防制劑需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晚噴藥,不能在高溫、強光條件下噴藥。 |
相關閱讀 |
如何防治小麥田旋花 |
如何應對無公害結球甘藍病害 |
防治赤霉病的五大誤區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