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黃螨的發(fā)病特點 |
來源:好農(nóng)資招商網(wǎng) 2013-5-23 |
茶黃螨又叫側多食跗線螨、茶嫩葉蟥、茶壁虱等。該螨食性很雜,寄主植物有70余種,其中包括茄子、辣椒、番茄、馬鈴薯、菜豆、豇豆、黃瓜、絲瓜、苦瓜、蘿卜、芹菜、落葵、茼蒿等蔬菜作物以及茶樹、棉花、煙草、柑橘等經(jīng)濟作物。大棚茄子、青椒等受害最重。 【形態(tài)特征】成螨、若螨都刺吸植株幼嫩部分使之變色變形。受害嫩葉皺縮,縱卷,葉背有鐵銹色油質(zhì)光澤,受害嫩莖、嫩枝變黃褐色,扭曲畸形,幼芽、幼蕾枯死脫落,僅留下光禿的梢尖,果實、果柄變銹褐色,失去光澤,果實生長停滯,僵化變硬。茄子果實受害,在果面形成典型木栓化網(wǎng)紋,果肉龜裂,種子外露。青椒嚴重受害的植株矮小叢生,落葉、落花、落果,嚴重減產(chǎn)。茶黃螨體型微小,肉眼難以分辨,各蟲態(tài)主要特征如下。 l.雌威螨體長0.21—0.25毫米,橢圓形,較寬,腹部末端平截。初乳白色,漸變?yōu)榈S色至橘黃色,半透明。身體分節(jié)不明顯,足較短,第四對足纖細。腹面后足體有4對剛毛。 2.雄成螨體長o。18~o.22毫米,近似六角形,末端圓錐形,初乳白色,漸變?yōu)榈S色至橘黃色,半透明。前足體背面有3~4對剛毛.腹面后足體有4對剛毛。足長而粗壯,第四對足的末端為一瘤突。 3.卵長約0.1毫米,橢圓形,無色透明,卵面縱向排列著5~6行(多為6行)白色小瘤,每行6~8個。 4.幼螨體長0. 11毫米,乳白色至淡綠色,頭胸部與成螨相似,腹部明顯分成3節(jié),后期分節(jié)漸消失,腹部末端呈圓錐形,上生1對剮毛,足3對。 5.若螨長橢圓形,半透明,外罩幼螨表皮,靜止不動。 【發(fā)生規(guī)律】在熱帶和北方溫室條件下,可周年發(fā)生,但冬季繁殖力較低,每年可發(fā)生25-30代。北方冬季較冷,以雌成螨在冬作物和雜革根部越冬。在長江以南,尚可在茶樹葉芽鱗片內(nèi)、旱蓮草頭狀花序中、禾本科雜草葉鞘內(nèi)以及辣椒僵果萼片下和皺褶中越冬。 在北京、天津一帶,荼黃螨在露地不能越冬,在棚室內(nèi)繼續(xù)繁殖危害。大棚蔬菜5月上中旬出現(xiàn)明顯危害狀,6月下旬至9月中旬為盛發(fā)期,10月份以后氣溫下降,蟲口也隨之減少。露地蔬菜以7~8月份受害較重。長沙地區(qū)越冬螨4月上甸開始緩慢擴散,7月份蟲雎數(shù)量劇增,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發(fā)生高峰期,9月下旬以后逐漸減少,12月初全部進入越冬。 |
![]() |
![]() |
相關閱讀 |
夏季大白菜栽培秘訣你知道嗎? |
芹菜甜菜夜蛾的危害、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 |
為何春播胡蘿卜抽薹 |
![]() |
首頁 | 快訊 | 產(chǎn)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