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常見的病毒病有以下五種:1.斑駁型,其葉面不規則退綠、黃化,呈現斑駁。2.褐邊型,葉片邊緣呈黃褐色。3.枯斑型,葉面有壞死枯斑,枯斑呈不規則圓形。4.脈暗型,在苗期,葉正面脈呈現黑色,葉反面脈呈黃褐色。5.皺縮型,葉片皺縮,葉面不平整或呈匙狀。在夏季氣溫較高時,病株矮小,癥狀不明顯或消失,但產量和質量明顯降低。其防治方法:和其他農作物病毒病一樣,除農業防治措施外,還應特別注意傳毒媒介的防治。該病的傳毒昆蟲為蚜蟲,用速滅殺丁等菊脂類農藥防治蚜蟲,每隔10-15天噴一次,噴2-3次。
枯萎病發病初期,葉片生長緩慢,3片小葉中有1-2片變褐,全株枯萎而死。剖開病株的根冠、葉柄、果柄維管束變為褐色。其防治方法:1.對病田實行3年以上輪作制,避免連作。2.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拔除并燒毀病株以及病殘體。3.用太陽熱消毒法進行土壤處理,具體作法是:在草莓果實采收結束后,將地里植株全部拔除,然后翻耕土壤、整畦、澆水,用塑料布覆蓋一個月左右,依靠太陽能使土壤溫度達到50℃左右,進行高溫消毒。
防治草莓病害,除以上各病的特殊防治措施外,還應綜合防治:1.培育無毒苗,并進行嚴格的檢驗和消毒。在進行生根粉浸根的同時,按0.1%的比例加入代森銨,或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植株5分鐘。2.栽前每畝用65%可濕性代森銨1公斤,摻細土15公斤,溝施或穴施。3.用地膜或麥秸等覆蓋地面,減少病害土傳機會,同時提高地溫,利于植株生長發育,提高抗病力。4.搞好田間衛生,在施足腐熟有機肥的同時,結合追施化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及時拔除病株、摘除病葉銷毀,合理密植。5.一般在新栽植區的周圍2公里以內無老園時,應4-5年換種一次;周圍有老園區,2-3年換種一次。若遇到草莓長勢衰退,產量降低就應提前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