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種馬鈴薯技術全攻略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7-29 |
7月份以來,我市部分地區連續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區出現大暴雨,致使部分農田積水,農作物絕收。秋馬鈴薯生長期短,產量高,效益好,是災后生產自救的好作物,現就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用良種 秋種馬鈴薯選擇休眠期短、結薯早、薯塊膨大快、品質優、產量高、商品率高的早熟脫毒品種,如脫毒豫馬鈴薯1號、豫馬鈴薯2號等。 二、選薯催芽 秋播用的種薯是種子田新收獲的春薯,種薯要選用無病、無傷、皮鮮亮、50g左右的小薯塊。整薯播種,播前25天左右在陰涼通風處進行沙床催芽,催芽床寬100~120厘米,鋪沙土厚5厘米,長短因薯量及催芽場所而定。種薯用干凈的井水浸一下,撈出后隨即攤放在濕潤的沙床上,攤放薯塊厚20厘米左右,然后上面及四周覆蓋5~6厘米厚濕潤的沙土。每兩天噴水一次,保持沙土濕潤,待薯芽長到2~3厘米時即可播種。 三、施足底肥馬鈴薯是喜肥作物,生育期短,要獲得高產,必須施足底肥,底肥以農家肥為主,輔助施入一些化肥。結合整地,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0kg,碳酸氫銨、過磷酸鈣各50kg,硫酸鉀30kg。 四、適期播種 秋馬鈴薯的適宜播期是8月20日左右,播種過早,天氣炎熱多雨,爛薯缺苗重;播種過晚,生育期短,產量低。播種最好趁陰天進行,晴天播種應在上午10點前,下午3點以后進行。播前平地開溝,播深10厘米,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成埂。 五、合理密植 秋種馬鈴薯一般行距60厘米,每畝4500~5000株。種植密度過稀、過稠都不能獲得高產。 六、加強田間管理 1.科學追肥幼苗出齊后,結合中耕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畝施碳銨40kg;現蕾前苗高20厘米左右時,結合培土再施一次結薯肥,畝施尿素10kg,追肥與澆水相結合,以便肥料盡早溶解被根吸收。 2.中耕培土出苗后及早中耕除草,大雨后及時淺中耕疏松表土,苗高20厘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進行第一次培土,開花初期進行第二次培土,培土時注意不要將下部葉片埋住,以免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減產,10月下旬霜降前進行第三次培土,以保護塊莖,防止霜凍。 3.及時排灌馬鈴薯怕旱怕澇,旱時及時澆水,保證土層濕潤,以滿足馬鈴薯生長對水分的需要,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4.防治病蟲蠐螬等地下害蟲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3kg對細土15~20kg順溝均勻撒施。蚜蟲用20%速滅殺丁乳油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晚疫病發現病株及時噴藥,可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七、適時收獲 馬鈴薯主要是營養生長植物,只要莖葉不枯,塊莖仍可膨大。因此,可等到莖葉被霜打死后(11月上中旬)再收獲,這樣可獲得最大產量。若市場上馬鈴薯價格好時也可適當提前收獲。收獲時要防止碰傷薯塊和擦傷薯皮,以利貯藏。 |
![]() |
![]() |
相關閱讀 |
什么是蘋果全爪螨 |
溫室種黃瓜需注意的問題 |
南瓜灰斑病可采取什么措施預防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