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棗苗繁育中,用做接穗的主要是一年生棗頭枝和基部粗0.5厘米以上的二次枝。嫁接成功后苗木的生長狀況受主芽充實程度的影響。而棗的主芽除棗頭頂端的一個有芽的形態(tài)處外,處于葉腋的主芽看不到芽的形態(tài),無法從芽的形態(tài)上去辨別是否充實。在任其自然生長情況下,棗的接穗利用率不足20%。如果在生長期間采取促使主芽發(fā)育的措施,則可將接穗利用率提高80%以上,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
1.肥壯樹 建采穗圃除選肥沃地塊之外,定植前進行土壤改良。于秋季開寬、深各80厘米的溝,表土與心土分放。開好的溝經(jīng)過冬天風化,春季定植前回填,心土仍埋在下層,表土與腐熟有機肥混合填在上層,每1/15公頃用有機肥3000千克。回填至60厘米左右時放水澆溝,水滲后填完余下的土。緊接平溝定植,植后做樹盤(畦)澆小水,并覆蓋地膜保墑。
2.苗建圃 選用基部粗1.2厘米上以上,苗高1米左右,根系完整的壯苗定植,南北行向,株距0.5米,行距1.5米,1/15公頃(畝)栽880株,作為采穗圃。定植當年不定干也不修剪任其生長,盡量保全枝葉,促進緩苗。
3.植當年前期無需追肥,7月上旬每株追尿素50克,9月下旬每1/15公頃撒施3000千克雞糞等腐熟有機肥做基肥,撒肥后翻刨20厘米左右。從定植第二年開始,每年保證兩次追肥和一次基肥。
4.足光照 棗是喜光果樹,當樹冠內(nèi)光照差時,發(fā)育枝纖細,二次枝短,甚至長不成像樣的二次枝。所以,以采接穗為主的采穗圃應(yīng)選用低冠開心樹形,以便使每個發(fā)育枝都能充分接受直射光。具體做法是,定植當年不定干,第二年發(fā)芽前保留30~40厘米短截定干,疏掉剪口附近的二次枝。發(fā)芽后從剪口以下20厘米范圍內(nèi)保留2~3個棗頭,培養(yǎng)成只有一層主枝的開心樹形,各主枝大約以50°的角度伸展。
5.剪春伐 為充實各節(jié)的主芽,夏季要及時對棗頭枝和二次枝摘心,并隨時疏除密擠的棗頭枝。每株只保留3~4個棗頭枝,5月底每棗頭留4~5個二次枝摘心。7月中旬對所有棗頭枝上的二次枝摘心(每個二次枝剪去梢端上的2~3節(jié))。
翌年春季(也可冬季剪伐,貯藏接穗)發(fā)芽前把所有的棗頭枝留10~15厘米剪伐,剪下的棗頭枝和二次枝做接穗,每株采穗樹只留下枝干和3~4個短樁。發(fā)芽后選留3~4個旺棗頭枝培養(yǎng),多余者疏掉。待棗頭枝和二次枝長到一定長度,仍按上述方法摘心控長,充實主芽。建圃后第三年,1/15公頃產(chǎn)接穗3000條(棗頭枝)左右,有可用芽眼約6萬個,大約可育0.54公頃棗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