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泡泡葉的發生原因,目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可明顯地看出,泡泡葉的產生與環境條件不良有關,特別是低溫、弱光下易發生。定植初期氣溫低,植株始終處于緩慢生長狀態,在生產上遇到陰雨天氣持續時間長,日照嚴重不足,后來天氣突然轉晴,溫度迅速提高;或因陰天低溫而減少澆水量,晴天升溫后澆大水等情況下,均易發生泡泡葉。因而有人認為池泡泡葉的發生是某些黃瓜品種不適應低溫、弱光環境的一種表現。
黃瓜泡泡葉多出現在冬茬、冬春茬黃瓜植株中、下部,這種葉片生長受到抑制,光合能力降低。發病初期,葉片正面出現鼓泡,逐漸增多,各葉的鼓泡數量差異較大。鼓泡直徑約5毫米,正面凸起,背面凹進,葉面凸凹不平。在凹陷處常有白毯狀物,無病菌。凸起部分逐漸褪綠,變為灰白色、黃色或黃褐色。
①選用耐低溫弱光的品種:如長春密刺、新泰密刺等密刺系統品種(注意:因消費習慣的差異,某些地區不喜歡食用密刺系列品種)。
②加強環境調控:加強苗床管理,培育壯苗。早春棚室地溫應保持在15~18℃以上,控制灌水,嚴禁大水漫灌。使用無滴膜,生產上正在逐步推廣的北京產“華盾”牌無滴長壽膜雖然外觀類似普通薄膜,其貌不揚,但透光率高、保溫性強、防塵性好,在實際生產中表現很好。冬茬生產時,可在溫室后墻上張掛反光幕,增溫補光。進行二氧化碳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