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炭疽病主要侵染幼果,以幼果階段受害最重,也能為害新梢、葉片。此病喜歡溫暖高濕,連陰雨或暴雨后病害往往有一次暴發,地勢低洼,排水不良,修剪粗糙,留枝過密過長的田塊為防治重點,在江淮流域桃區發生比較嚴重。
硬核前幼果染病,果面暗褐色,發育停滯,逐漸萎縮硬化,形成僵果殘留于枝上。果實膨大期染病,果面初呈淡褐色水漬狀病斑,后漸擴大,變為紅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稍凹陷,有明顯的同心環紋狀皺紋;濕度大時,病部產生橘紅色粘質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幼果感病后形成僵果。
果近成熟時發病,病斑常連成不規則大斑,后期產生的橘紅色粘質小粒點幾乎覆蓋整個果面,多數病果軟腐脫落,有的形成僵果殘留枝上。
新梢染病,出現灰褐色略凹陷長橢圓形的病斑,潮濕時亦長出橘紅色小粒點;多向一側彎曲,葉片下垂縱卷成簡狀。嚴重時,病枝常枯死。
葉片染病,產生淡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后期,病斑中部灰褐色,其上產生橘紅色至黑色粒點。最后,病斑干枯脫落形成穿孔。
發病特點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枝組織及僵果內越冬,翌春桃樹開花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侵入新梢和幼果,引起初侵染。之后,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在整個生長期不斷進行再侵染。高濕是該病發生的先決條件。桃樹開花至幼果期低溫多雨,利于發病,果實成熟期高濕、溫暖發病重。一般,4—6月降雨量高于300mm,常嚴重發博管理粗放、栽植過密、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桃園發病亦重。桃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早熟、中熟品種發病較重,晚熟品種發病較輕。早生水蜜、錫蜜、小林、太倉等為易感病品種;白鳳、橘早生次之;大久保、白桃、玉露、白花等抗病性較強。
防治方法
1、發病嚴重地區,因地制宜選栽抗病品種。
2、注意桃園排水,降低濕度,增施磷、鉀肥。
3、結合冬剪,徹底清除樹上、樹下病梢、枯死枝,僵果及地面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
4、藥劑防治。早春桃芽萌動前噴1次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劑加O.3%五氯酚鈉。落花后,噴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10d噴1次,連續用藥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