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或成樹根頸部染病,皮層出現暗褐色腐爛,多不規則,嚴重的爛至木質部,致病部以上枝條發育變緩,葉色淡,葉小,秋后葉片提前變紅紫色,落葉早,當病斑繞樹干一周時,全樹葉片調萎或干枯。葉片染病,初呈水漬狀,后形成灰色或暗褐色不規則形病斑,濕度大時,全葉腐爛。
果實染病,果面形成不規則、深淺不勻的褐斑,邊緣不清晰,呈水漬狀,致果皮果肉分離,果肉褐變或腐爛,濕度大時病部生有白色綿毛狀菌絲體,病果初呈皮球狀,有彈性,后失水干縮或脫落。
病原 Phytophthora cactorum(Leb. et Cohn.)Schrot.稱惡疫霉,屬卵菌。無性階段產生游動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階段形成卵孢子。游動孢子囊無色、單胞、橢圓形,頂端具乳頭狀突起。
發病特點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絲隨病組織在土壤中越冬。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翌年遇有降雨或灌溉時,形成游動孢子囊,產生游動孢子,隨雨滴或流水傳播蔓延,果實在整個生育期均可染病,每次降雨后,都會出現侵染和發病小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發病早且重。尤以距地面1.5m的樹冠下層及近地面果實先發病,且病果率高。生產上,地勢低洼或積水、四周雜草叢生,樹冠下垂枝多、局部潮濕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時清理落地果實并摘除樹上病果、病葉集中處理;病菌以雨水飛濺為主要傳播方式,適當采取提高結果部位和地面鋪草等方法,可避免侵染減輕為害; 2、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排除積水,降低濕度,樹冠通風透光可有力地控制病害;可采取預防為主和手術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根頸部發病還未環割的植株,可在春季扒土晾曬,刮去腐爛變色部分,并用福美鋅或石硫合劑消毒傷口,刮下的病組織燒毀,更換無病新土。另外防止串灌,翻耕和除草時注意不要碰傷根頸部。必要時進行橋接,可提早恢復樹勢,增強樹木的抗病性。 3、藥劑防治:在落花后澆灌或噴灑72%霜脲•錳鋅(霜疫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 %百德富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72 %霜霉疫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9 %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 %滅克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隔7~10天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