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5一18mm,胸寬7.1—9.0mm,初羽化時淺黃色,后變為漆黑色,有光澤。腹面、足黑褐色。前胸背板上生有微細點刻,鞘翅上的刻點形成8條縱線。卵長2.3mm,長橢圓形至圓形,乳白色至灰白色。三齡幼蟲體長19—23mm,頭、足淺黃色,腹部淺黃白色,后部藍色。裸蛹長18—26mm,淺黃褐色。
生活習性 廣東、臺灣年生1代。成蟲于3一4月間羽化后在蛹室中暫居,一般在4—5月出土活動,白天停留在蔗頭四周,晚間活動。成蟲喜在土中交尾,于8月下旬至11月把卵產在蔗頭根際的土壤中。幼蟲歷期144—178天。成蟲對黑光燈和紫外光有較強的趨性。該蟲發生遲早和數量多少與降雨時間、降雨量有關。
防治方法 (1)提倡與花生、甘薯、黃麻、桑等輪作,可降低枯心率。(2)化蛹時深耕26—33cm,可使蛹和幼蟲暴露在土表或直接殺死。(3)在蔗頭附近,挖開松碎泥土3—7cm,捕捉成蟲、幼蟲。(4)4月下旬一6月上旬用黑光燈誘殺成蟲。(5)5月份成蟲盛發時,放水漫過畦面10分鐘,驅捕成蟲或淹死幼蟲。(6)播種時每667m2用3%克百威粒劑3—4kg或3%甲基異柳磷粒劑4—5kg施在蔗溝后覆土。(7)每667m2用90%晶體敵百蟲0.5kg或50%辛硫磷乳油0.5一0.75kg,對水1000一1500kg淋灑蔗苗行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