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主要為害地下部。被害塊莖或甸甸莖由于病菌刺激寄主細胞不斷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頭狀的瘤,表皮常龜裂,癌腫組織前期呈黃白色,后期變黑褐色,松軟,易腐爛并產生惡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繼續擴展為害,甚者造成爛窖,病薯變黑,發出惡臭。地上部,田間病株初期與健株無明顯區別,后期病株較健株高,葉色濃綠,分枝多。重病田塊部分病株的花、莖、葉均可被害而產生癌腫病變。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組織內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強,甚至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通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游動孢子和合子,從寄主表皮細胞侵入,經過生長產生孢子囊。孢子囊可釋放出游動孢子或合子,進行重復侵染。并刺激寄主細胞不斷分裂和增生。在生長季節結束時,病菌又以休眠孢子囊轉入越冬。病菌對生態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在低溫多濕、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土壤濕度高、溫度在12—24℃的條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本病目前主要發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區一般在海拔2000m左右的冷涼山區。此外土壤有機質豐富和酸性條件有利發病。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劃定疫區和保護區嚴禁疫區種薯向外調運,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長的植物也嚴禁外移。
(2)選用抗病品種品種間抗性差異大,我國云南的馬鈴薯“米粒”品種表現高抗,可因地制宜選用。
(3)重病地不宜再種馬鈴薯,一般病地也應根據實際情況改種非茄科作物。
(4)加強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凈糞,增施磷鉀肥,及時挖除病株集中燒毀。
(5)必要時病地進行土壤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