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的癥狀與褐斑病大致相似,為害部分相同,兩者可同時混合發生。(1)葉片:黑斑病病斑比褐斑病小,直徑1~5毫米,近圓形或圓形,暗褐色至黑褐色,葉片正反兩面顏色相近。病斑周圍通常沒有黃色暈圈,或有較窄、不明顯的淡黃色暈圈。在葉背面病斑上,通常產生許多黑色小點,即病菌子座,呈同心輪紋狀,并有一層灰褐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嚴重時,產生大量病斑,引起葉片干枯脫落。(2)葉柄和莖桿:病斑橢圓形,黑褐色,病斑多時連成不規則大斑,嚴重的整個葉柄和莖桿變黑枯死。
病原: 病原物:(1)形態:①分生孢子梗。叢生,粗短,聚生于分生孢子座上,多數無隔膜,末端屈曲,褐色至暗褐色,大小(24~54)×(5~8)微米。②分生孢子。倒棒狀,較粗短,橄欖色,多胞,具1~8個隔膜,多為3~5個隔膜,大小(18~60)微米×(5~11)微米。(2)特性:病菌生長適溫為25~28℃,并需要高濕,高濕更有利于產孢和孢子萌發。
侵染循環:(1)菌源:病原以菌絲體或分孢座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種莢、莖桿表面越冬。(2)傳播:第2年合適條件時,越冬分生孢子或菌絲直接產生的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為初侵染與再侵接種體,從寄主表皮或氣孔侵入致病。病斑首先出現在靠近土表的老葉上。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成為田間病害再侵染源。在南方產區,春花生收獲后病殘株上病菌又成為秋花生的初次侵染源。(3)發生時期:植株生育前期發病輕,后期發病重。
發生因素:(1)寄主抗性: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以直生型品種較蔓生型或半蔓生型品種發病輕。葉片小而厚、葉色深綠、氣孔較小的品種病情發展較緩慢;野生種抗性較強,可作為抗病親本加以利用。另外,嫩葉發病輕,成葉和老葉發病重(2)環境:適溫高濕的天氣,尤其是植株生長中后期降雨頻繁,田間濕度大或早晚霧大露重天氣持續最有利發病。(3)栽培:連作地、沙質土或植地土壤瘠薄,或施肥不足,植株生勢差發病也較重。
防治方法: 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選用抗病品種和噴藥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1.減少菌源: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實行秋季深翻、加速病殘體分解。病重田可與禾本科或薯類進行2年輪作,水旱輪作效果然更好。
2.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強植株抗病性;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3.選用抗病品種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10-15天后再噴一次。常用藥劑有0.5%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70%甲基托布津(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