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小麥稈枯病如何應對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9-26
      小麥收獲后,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夏,成為初侵染源。小麥播種后,病菌萌發侵染小麥幼苗的芽鞘和葉鞘,到春天,病菌自下而上,由外層到深層發展。一般早播麥田發生輕,當土壤濕度大、施肥不足、土壤瘠薄、栽培不良、植株生長衰弱時,發病均較重。   小麥自苗期到抽穗結實期均可發病,主要發生在莖稈和葉鞘上。麥苗出土后1個月便可出現癥狀,在葉片、葉鞘及葉鞘內,出現黑色糞狀物,四周有梭形的褐色白斑。病株拔節后,在葉鞘上形成有明顯邊緣的褐色云斑,病斑中間有黑色或灰黑色的蟲糞狀物。抽穗后莖稈與葉鞘間的菌絲層變為灰黑色,形成許多針尖大小的小黑點突破葉鞘。此時莖基部被病斑包圍而干縮,甚至倒折,形成枯白穗和秕粒。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 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漚肥或燒毀;深翻土地。輪作倒茬;避免苗期土壤過濕;適期播種、合理施肥,使小麥增強抗病能力;在播種溝內施人糞尿或豆餅20-30千克,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2.藥劑防治 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克拌麥種100千克,可以減輕病害。
相關閱讀
佛手瓜霜霉病的癥狀表現、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如何防治小麥品種混雜退化
空心菜白粉虱的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