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赤星病主要為害葉片。初褪綠生蒼白色至灰褐色小斑點,后擴展成直徑3~8毫米中心暗褐色至紅褐色、邊緣褐色圓形斑,其上叢生很多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小黑點呈輪紋狀排列,背面黃褐色,后期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規則形大斑,易破裂穿孔。
防治措施:
(1)實行2~3年以上輪作。
(2)選用早熟品種。如濟南94—1早長茄、濟豐3號大長茄、紫長茄8591等。
(3)從無病茄子上采種。播種前,種子用55℃溫水浸15分鐘,或52℃溫水浸30分鐘,再放入冷水中冷卻,晾干后播種;或采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和50%福美雙粉劑各1份,泥粉3份混勻后,用種子重量0.1%拌種。
(4)苗床消毒,苗床需每年更換新土;播種時,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克,或50%福美雙粉劑8~10克拌細土2kg制成藥土,取1/3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種,播種后將其余藥土覆蓋在種子上面,即上覆下墊,使種子夾在藥土中間。
(5)加強栽培管理,培育壯苗。施足基肥,促進早長早發,把茄子的采收盛期提前在病害流行季節之前均可有效地防治此病。
(6)藥劑防治。結果后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1:200倍式波爾多液,視天氣和病情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用百菌清,其他殺菌劑采前3天停止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