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防治馬鈴薯粉痂病必須注意的問題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10-9
      馬鈴薯粉痂病主要為害塊莖及根部,有時莖也可染病。塊莖染病初在表皮上現針頭大的褐色小斑,外圍有半透明的暈環,后小斑逐漸隆起、膨大,成為直徑3~5mm不等的“皰斑”,其表皮尚未破裂,為粉痂的“封閉皰”階段。后隨病情的發展,“皰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組織現桔紅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狀物(孢子囊球),“皰斑”下陷呈火山口狀,外圍有木栓質暈環,為粉痂的“開放皰”階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側長出豆粒大小單生或聚生的瘤狀物。   發病規律: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種薯內或隨病殘物遺落在土壤中越冬,病薯和病土成為翌年本病的初侵染源。病害的遠距離傳播靠種薯的調運;田間近距離傳播則靠病土、病肥、灌溉水等。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5年,當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游動孢子,游動孢子靜止后成為變形體,從根毛、皮孔或傷口侵入寄主;變形體在寄主細胞內發育,分裂為多核的原生質團;到生長后期,原生質團又分化為單核的休眠孢子囊,并集結為海綿狀的休眠孢子囊球,充滿寄主細胞內。病組織崩解后,休眠孢子囊球又落入土中越冬或越夏。   防治措施: (1)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對病區種薯嚴加封鎖,禁止外調。   (2)病區實行5年以上輪作。   (3)選留無病種薯,把好收獲、貯藏、播種關,剔除病薯,必要時可用2%鹽酸溶液或40%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5分鐘或用40%福爾馬林200倍液將種薯浸濕,再用塑料布蓋嚴悶2小時,晾干播種。   (4)增施基肥或磷鉀肥,多施石灰或草木灰,改變土壤ph值。加強田間管理,提倡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菌傳播蔓延。
相關閱讀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法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介紹
棚室青椒爛果病的防治要點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