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豆黑痘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10-15 |
大豆黑痘病主要為害葉片、莖和莢,幼嫩的葉片尤易被害。葉片染病 葉上病斑圓形,直徑1mm左右,常分布于葉脈兩側,初呈灰白色,后變黑褐色,最終病葉兩邊向上反卷,變黑干枯。莖和葉柄染病 病斑大小不等,小的橢圓形,大的病斑融合長達2cm,黑褐色,肥厚隆起,瘡痂狀,上生不明顯的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病斑上的分生孢子一般可存活200-250天,但若脫離病斑11-14便失去萌發(fā)力。土壤缺肥尤其缺鉀肥影響大豆正常生長,發(fā)病重。過度密植或株間通風不良,多雨濕度大時發(fā)病重。6月份開始發(fā)病,8月進入發(fā)病盛期。重病田大豆上部病葉大量枯死,莖和莢上病斑累累十分醒目。 防治方法 (1)選種抗病品種。精選無病種子,進行種子消毒。(2)與禾本科作物進行三年以上輪作。(3)及時清除田間病株殘體,秋翻土地將病株殘體深埋。(4)增施底肥,采用大豆配方施肥技術,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
![]() |
![]() |
相關閱讀 |
花生花葉病的發(fā)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
番茄美洲斑潛蠅該如何應對?具體措施有哪些? |
大棚保溫升溫的技術要點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