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抗蟲棉、地膜覆蓋和化學調控技術的廣泛普及應用,棉農在棉花栽培技術中特別是化學調控技術(以下簡稱化控)上出現了一些不良的栽培傾向。不注意適時、適量化控,導致棉田徒長、旺長,營養生長過旺,蕾、花、鈴脫落較嚴重,最終導致棉株形成高、大、空,后期遇風雨倒伏嚴重,造成較大損失。
在化控時應以穩搭豐產架子、增蕾保鈴為目標,掌握“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則,以棉花主莖日增長量為依據,適時適量使用植物調節劑進行化控,掌握“少量多次、輕控勤控、前輕后重”的方法。采取主動化控確保棉株壯而不旺的穩健生長,化控次數應根據棉花品種的特征特性結合當時棉株長勢情況,推斷近期內的長勢情況,靈活掌握。從當時棉花長勢看,如果控也可,不控也可,不是太干旱時就必須化控;如果等到非控不可時,再控就來不及了,這就是主動化控和被動化控的區別。蕾期是塑造株型的關鍵時期,用藥少、效果好,必須開始第1 次化控,如果苗期長勢太旺,第1 次化控還要提前。
具體哪天開始化控,主要看棉苗長勢。如果棉苗葉片大表示營養生長偏旺,就要化控,化控效果主要靠藥量掌握,一般棉田畝用縮節胺0.3~0.5 克,生長旺的棉田還要加量,一定要消除蕾期化控的顧慮,一旦化控晚了,會造成管理被動。具體要掌握以下要點:
1. 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縮節胺。即有效成分在97%以上,雜質1.5%以下,忌用不標明雜質含量和不明成分的其它化控藥物。以往棉農化控出現的問題,或無效或過重,都是用不合格縮節胺或不明成分的調節劑造成的。
2. 噴藥一定讓棉尖著藥。因為縮節胺噴到棉株上吸收快而轉移很慢,棉株將要生出的新葉片、果枝和莖都蘊含在棉尖內,如棉尖沒有著藥,則達不到未來3 個葉片變小和未來3 個節間變短的目的。所以噴藥遇到有大葉片將棉尖掩蓋時,一定要從側面將藥液噴到棉尖上。
3. 因苗因片制宜。同一地塊內要大苗多噴,小苗少噴或不噴。
4. 檢驗效果。如果噴藥后3 天,新出的嫩葉沒有變化,說明藥量小了,可酌情再補噴一次;如果新生的嫩葉色深有光澤,皺褶明顯,說明起作用了。
5. 肥沃地加大藥量。肥沃的瓜菜蒜地和生茬地,藥量少了不起作用,那么噴多大量才適合,可先做試驗。特別肥沃的地,畝用藥1~2 克都不管用,只要加大藥量,沒有控制不住的棉田。
6. 主要控制畝用藥量。畝用藥0.3~0.5 克,苗蕾期每畝10~15 公斤水足夠。
7. 苗子不整齊,要單獨化控。單噴縮節胺可防止大苗小苗同量用藥,如果加入其他農藥混噴,一定要以化控為主,遇上蟲多處也不能多噴藥,以免影響棉株生長。
8. 開始化控后不能中斷。縮節胺的藥效期10~15 天,如果初次化控后不再繼續化控,將會造成棉株生長反彈,甚至可使化控前功盡棄。所以開始化控后每隔8~10 天化控1 次,藥量逐漸加大,間隔日期和藥量可視棉株生長狀況和天氣情況而定。
9. 化控早晚藥量不同。化控開始早的少用藥,開始晚了適當多用藥。
10. 密度不同藥量不同。密度大的要求把植株控矮,化控宜適當早些、藥量大些;密度小的對株高要求不太嚴,化控可適當放寬。
11. 化控別忘追肥。棉株化控后葉色變深,但并不說明不缺肥,該追肥一定要追肥。在生長均勻、地力又偏低的地塊,也可在化控時加上1%的尿素,既控苗又補充養分;但在棉苗不整齊的棉田不要加肥,否則大苗就更大了。
12. 結合天氣預報。最好化控在降雨之前,等降雨后再化控很易造成被動。
13. 化控重了可進行補救。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化控,一般不會出現化控過重的問題。化控過重常有四種情況:(1)藥量計算錯了或噴藥沒掌握好。(2)預報有雨,噴藥后沒下雨。(3)用不明成分的如含有調節劑的營養藥和縮節胺混噴。(4)化控后沒效,接著加量噴。如化控重了,可噴1%的尿素液予以緩解,噴尿素無效時可噴“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