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治水稻細菌性褐斑病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10-18 |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為害葉片、葉鞘、莖、節、穗、枝梗和谷粒。葉片染病 初為褐色水浸狀小斑,后擴大為紡綞形或不規則赤褐色條斑,邊緣出現黃暈,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條斑,使葉片局部壞死,不見菌膿。葉鞘受害 多發生在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短條狀,后融合成水漬狀不規則大斑,后期中央灰褐色,組織壞死。剝開葉鞘,莖上有黑褐色條斑,劍葉發病嚴重時抽不出穗。穗軸、穎殼等部受害 產生近圓形褐色小斑,嚴重時整個穎殼變褐,并深入米粒。谷粒病斑易與稻胡麻葉枯病混淆,鏡檢可見切口處有大量菌膿溢出。 病菌在種子和病組織中越冬。從傷口侵入寄主,也可從水孔、氣孔侵入。細菌在水中可 存活20-30天,隨水流傳播。暴雨、臺風可加重病害發生。偏施氮肥,灌水過多或灌串水,易發病。偏酸性土壤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防止病種子的調入和調出。(2)淺水灌溉,防止田水串流。采用配方施肥,忌偏施氮肥。及時清除田邊雜草,處理帶菌稻草. |
![]() |
![]() |
相關閱讀 |
春種西葫蘆注意事項 |
花生銹病危害特點、病因和防治措施 |
無公害種植洋蔥的科學方法指導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