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只侵染麥根和莖基部1—2節。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黃葉多,種子根和地中莖變成灰黑色,嚴重時造成麥苗連片枯死。拔節期冬麥病苗返青遲緩、分蘗少,病株根部大部分變黑,在莖基部及葉鞘內側出現較明顯灰黑色菌絲層。抽穗后田間病株成簇或點片狀發生早枯白穗,病根變黑,易于拔起。在莖在部表面及葉鞘內布滿緊密交織的黑褐色菌絲層,呈“黑腳”狀,后顏色加深呈黑膏藥狀,上密布黑褐色顆粒狀子囊殼。該病與小麥其他根腐型病害區別在于種子根和次生根變黑腐敗,莖基部生有黑膏藥狀的菌絲體。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小麥全蝕病菌是一種土壤寄居菌。該菌主要以菌絲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混有病殘體未腐熟的糞肥及混有病殘體的種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麥的主要侵染源。引種混有病殘體種子是無病區發病的主要原因。割麥收獲區病根茬上的休眠菌絲體成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麥區種子萌發不久,夏病菌菌絲體就可侵害種根,并在變黑的種根內越冬。翌春小麥返青,菌絲體也隨溫度升高而加快生長,向上擴展至分蘗節和莖基部,拔節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節,由于莖基受害腐解病株陸續死亡。在春小麥區,種子萌發后在病殘體上越冬菌絲侵染幼根,漸賂上擴展侵染分蘗節和莖基部,最后引起植朱死亡。病株多在灌漿期出現白穗,遇干熱風,病株加速死亡。小麥全蝕病菌較好氣,發育溫限3—35℃,適宜溫度19—24℃,致死溫度為52—54℃(溫熱)10分鐘。土壤性狀和耕作管理條件對全蝕病影響較大。一般土壤土質疏松、肥力低,堿性土壤發病較重。土壤潮濕有利于病害發生和擴展,水澆地較旱地發病重。與非寄主作物輪作或水旱輪作,發病較輕。根系發達品種抗病較強,增施腐熟有機肥可減輕發病。冬小麥播種過早發病重。
【防治方法】:(1)禁止從病區引種,防止病害蔓延。對懷疑帶病種子用51—54℃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藥液浸種10分鐘。(2)輪作倒茬實行稻麥輪作或與棉花、煙草、蔬菜等經濟作物輪作,也可改種大豆、油菜、馬鈴薯等,可明顯降低發病。(3)種植耐病品種如煙農15號、濟南13號、濟寧3號等。(4)增施腐熟有機肥 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增加土壤根際微一態拮抗作用。(5)藥劑防治 提倡用種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種,防效90%左右。也可用15%三唑醇30g拌100kg種子。小麥播種后20—30天,每6672使用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200g對水60L,順壟噴灑,翌年返青期再噴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蝕病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銹病。在上麥全蝕病、根腐病、紋枯病、黑穗病與地下害蟲混合發生的地區或田塊,可選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50ml后,對水2—3kg,拌麥種50kg,拌后堆悶2—3小時,然后中。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蟲。小麥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蟲及田鼠混合發生的地區或田塊,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ml,對水2—3kg,拌麥種50kg,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白粉病,兼治地下害蟲。(6)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純營養劑,每6672用50g,對水20—30L于生長期或孕穗期開始噴灑,隔10—15天一次,連續噴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