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豌豆苗核病的危害特點
豌豆苗核病主要發生在保護地或露地豌豆上。病部初呈水漬狀,后逐漸變為灰白色,豆莢和莖上生出棉絮狀菌絲,后在病組織上生鼠糞狀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絲生長旺盛時,也長黑色菌核。豌豆從地表莖基部發病,致莖蔓萎蔫枯死。剖開病莖可見黑色鼠糞狀菌核。
二、豌豆苗核病的防治措施
勤松土、除草,摘除老葉及病殘株。從初花期開始,堅持進行數次。
覆蓋地膜,合理施肥。利用地膜阻擋子囊盤出土,要求鋪嚴。此外避免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鉀肥。有條件的可鋪蓋沙泥,阻隔病菌。
重點抓生態防治,必要時噴灑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p0倍液、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50%多霉靈(多茵靈加乙霉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5%甲霉靈(硫菌·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667m2對好的藥液60L,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選用無病種子或進行種子處理 從無病株上采種,如種子中混有菌核及病殘體,播前用10%鹽水浸種,再用清水沖洗后播種。
輪作、深耕及土壤處理 有條件的可與水稻、禾本科作物輪作;收獲后馬上進行深耕,把大部分菌核埋在3cm以下;在子囊盤出土盛期中耕;酒水覆地膜升溫,利用高溫殺死部分菌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