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一:催蕾階段對通風沒有特殊要求,常規(guī)即可。“催花”階段,應加強通風管理,尤其低溫季節(jié)的“干冷風”,更是有利于“催花”。在花菇幼菇的生長階段保持2~3級的風力,可有效保持花菇的正常生長。但在初春季節(jié),一般自然風干燥而且風力較大,脫袋栽培的菌棒容易失水,不利于產(chǎn)量的增加,應懸掛草苫等加以遮擋。
技術二:除了催蕾階段,花菇的生長階段自始至終要求良好的光照條件,尤其冬季氣溫低時,良好的光照(每天6小時以上)可以很好地保持花菇花紋的加寬和加深。
技術三:產(chǎn)生花菇的適宜溫度在5℃~12℃,初始階段溫度應稍高,菇蕾表面形成龜裂后將溫度調(diào)低進行“蹲蕾”,目的是使之充分長厚,即所謂“橫向發(fā)展”。待菌蓋直徑達2厘米時,將溫度保持在12℃左右,使之加快生長。當菌蓋直徑達5厘米時,將溫度調(diào)低,保持在5℃~9℃,使菌蓋在加厚的同時,很緩慢地生長。當菌蓋直徑達6厘米時即可轉(zhuǎn)入待采收階段。
技術四:催蕾階段的空氣濕度應在80%以下,一旦現(xiàn)蕾,立即調(diào)低,使空氣濕度在50%以下,以便“催花”。香菇表皮裂開后的生長階段,基本保持該濕度,即使在后期的待采收階段,空氣濕度也不要高于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