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溫床或大棚內套小拱棚等方式進行,以溫床為好。每平方米播種10~15克,一般8~10平方米可移栽1畝大田。幼苗2~3片真葉時假植,6~8葉期為移栽適期。
一、品種選擇
整地:先深耕、耙細、整平,然后開成廂寬80厘米,廂高15~24厘米左右的高畦,并澆足底墑水,栽二行或采用廂寬1米栽三行。
施肥:可鋪施、溝施或穴施,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6000公斤,另加復合肥40公斤或磷肥3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
移栽覆膜:可采用先覆膜后移栽或先移栽后覆膜兩種方式,膜寬以90~100厘米為宜,行株距為50厘米×30~40厘米,每畝2500~3300穴,每穴2~3株。移栽時應把大小、高矮較一致的苗分栽到一廂內,要求做到上齊下不齊,深度不超過子葉,并邊栽邊澆定根水,提高成活率。
二、大田管理
定植成活初期,澆2~3次穩苗扎根水。
開花坐果期,可用20~30PPM的辣椒靈噴灑或用坐果靈1片加水2~3公斤蘸花柄,以提高坐果率。
側枝出現后,應將“門椒”以下的老葉和側枝及中上部向內生長而長勢又弱的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植株健壯生長和田間通風透光。
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期肥水齊攻,為防止植株早衰,必須分期追肥,原則上少施多次,每隔15~20天追施腐熟人畜糞水2000公斤,加復合肥5~10公斤,盛果期用0.5~1%的磷酸二氫鉀或復合肥液進行葉面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