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蔬菜合理輪換種植,可使病原菌失去寄生環境從而減少或消失。黃瓜枯萎病、蚜蟲等病蟲害也可浸染其他瓜類蔬菜,若改種非葫蘆科蔬菜,會起到減輕或消滅這些病蟲害的效果。如在蔥蒜類蔬菜采收后種大白菜,可明顯減輕大白菜軟腐病的發病程度。如實行糧菜輪作、水旱輪作,對控制土傳性病害更有效。
二、種馬鈴薯、甘藍等蔬菜會增加土壤的酸度,而種南瓜等會降低土壤酸度。所以,將對酸度敏感的蔥類作為南瓜的后茬,可獲高產。種豆科蔬菜可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而長期種植需氮較多的葉菜類蔬菜,會使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失去平衡,因此要把生長期長的與生長期短的、需肥多的與需肥少的蔬菜合理搭配種植。一些生長迅速或栽培密度大、生育期長、葉片大的蔬菜,如瓜類、甘藍、豆類、馬鈴薯等,對雜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種胡蘿卜、芹菜等發苗慢、葉片小的蔬菜時,雜草危害較重。將這些菜輪換種植,可明顯減輕草害。
三、合理輪換種植蔬菜,可充分利用土壤養分。不同蔬菜對養分的需求不同,需氮較多的、需磷較多的和需鉀較多的蔬菜輪作,或深根性蔬菜同淺根性蔬菜輪作,就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各層次的養分。一般需氮較多的葉菜類蔬菜的后茬最好安排需磷較多的茄果類蔬菜;吸肥快的黃瓜、芹菜、菠菜等蔬菜的后茬最好種次年對有機肥吸收較多的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