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密度。據(jù)調(diào)查大穗型品種每畝3500-4000株,中穗型品種每畝4000-5000株,較去年增加300-500株;
改種密植型品種。選用浚單20、鄭單958、新單26、中科11、浚單22等密植型品種。
改“一炮轟”為配方施肥。玉米采取麥秸覆蓋、測土施肥、增施種肥,“前輕、中重、后補”三次追肥方法。全生育期畝施氮25公斤、磷5公斤、鉀5公斤、鋅肥2公斤。麥后貼茬機播,隨機施肥,氮肥占總量30%,鉀、磷、鋅肥一次施入,播后澆水;7月上中旬追肥一次,以氮肥為主,占總施肥量的30%,沒有施底肥地塊以復合肥為主;大喇叭口期(7月底)進行第二次追肥,氮肥施肥量占總量的40%。
改玉米病蟲害分散防治為統(tǒng)防統(tǒng)治。玉米播前除掉田塊四周雜草,防止粗縮病發(fā)生;采用包衣種子,預防玉米絲黑穗病、黑粉病、葉斑病及地下害蟲等;玉米苗期對薊馬、玉米螟等害蟲和大喇叭口期玉米螟、棉鈴蟲進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
改早收為適時晚收。玉米在乳線消失、基部黑色層出現(xiàn)時進行收獲,扭轉(zhuǎn)群眾收獲過早的習慣,適當推遲收獲時間10天左右。通過新技術(shù)推廣,目前我縣玉米長勢良好,有效促進了玉米茁壯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