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組織專家評審通過了1 4種人參生產用農藥,結束了我國人參用藥短缺、農藥使用不合理、缺乏合法登記的歷史,為人參農藥登記工作開辟了先河。
據介紹,11月29日,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組織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的藥政、藥效、殘留等方面的13位專家在北京召開了全國人參農藥登記評審會。由吉林省農業委員會提出14種人參生產用農藥的噻蟲嗪、咯菌腈、嘧菌環胺、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霜脲-錳鋅、丙環唑、王銅、異菌脲、醚菌酯、噁霉靈、乙霉-多菌靈等通過評審。
這次評審會體現了3個“第一”:即第一次由政府組織、企業和推廣單位聯合開展了小宗作物農藥登記,第一次較大規模的開展了小宗作物聯合試驗,農業部藥檢所第一次開展小宗作物農藥登記,標志著我國人參及小宗農作物農藥登記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也為人參的安全優質生產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積極推進人參及小宗農作物農藥登記工作,成立了由所長掛帥的小宗作物農藥登記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并于今年7月在吉林省召開了全國小宗作物農藥登記計劃啟動會,為小宗作物農藥登記探索了新方法、新思路。
目前,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正在抓緊制定小宗作物農藥登記的相關政策和配套規章,并要求相關省市,要聯合開展小宗作物的農藥登記,科學制定農殘標準,做好宣傳工作,以人參用藥登記為點,擴展成面,積極爭取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的廣泛支持,為農作物的安全生產開辟綠色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