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日灼害也叫根頸灼傷,是常見的苗木受害現象,是一種非侵染性病害。苗木受日灼危害通常發生在夏季太陽照射非常強烈的中午,在幼苗與土壤表面接觸的根頸處的輸導組織和形成層細胞被高溫燙死,形成一個寬幾毫米的無色環帶,輸導通道遭到破壞,致使苗木倒伏。當幼苗剛剛出土,由于其莖極其幼嫩,如果地表溫度達32℃時,就開始有日灼發生。比如,落葉松種子脫殼5d(天),地表溫度達41℃時,或者出苗半月,地表溫度達47℃時,或者出土1個月,地表溫度達51℃時,苗木都會發生日灼。
日灼造成的傷口,也是莖腐病侵害的主要途徑。
隨著苗木的不斷生長和發育,從嫩弱多水的肉質狀組織向木質化逐漸發展,其耐溫程度也趨于增高。此外,苗木的日灼害也與本身的遺傳因素、圃地土壤條件、育苗的技術管理(如播種時間、覆土、種子處理、灌溉、除草) 都有很大關系。
正確診斷日灼害
苗木日灼的根本原因是高溫。危害部位只在幼苗接觸地表的根頸處和其稍上的部位。由于苗木組織幼嫩,地表溫度過高會使根頸部失水變細、收縮,也有倒伏狀。但是,檢驗苗木根部,會發現苗木的根部完好無損、無腐爛。另外,日灼害危害的時期集中表現在出苗后1~2月內。在吉林省通常發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
日灼害的防治
苗木在出土初期,主要靠種子或插條的貯藏物質生長生活,不能通過本身對環境不利的作用進行調解。此時如果高溫就可以導致蛋白質的凝固和分解,引起細胞原生質結構的破壞,或者使蛋白質在高溫下分解產生氨氣使幼苗中毒而死。所以苗木在出土初期,就得設法讓其避免接受過強的太陽照射和降低地表溫度。常用噴水和遮蔭兩種方法來避免日灼傷害。
噴水方法是在幼苗出土初期,每日中午11~14時噴水兩次,陰天或土壤不干時不用噴水。
遮蔭的辦法比較多。如利用針葉樹枝條在苗床上行間插條遮蔭,用枝梢床面平鋪遮蔭、搭蔭棚、用遮蔭網遮蔭等,可根據當地條件靈活采用。要掌握好去除蔭棚或遮蔭物的時間,苗木逐漸木質化后,要逐漸去除,否則會造成苗木纖細,生長不良。
噴水和遮蔭的辦法可單獨采用,也可結合起來采用,視苗木出土初期的氣候、土壤以及當地條件等靈活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