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洪澇災害后,對于沒頂受淹時間較長,作物植株已枯死,根已腐爛的,則應改種其它作物。如果排水后植株心葉為綠色,有白根,仍能萌發生長的,水稻應割頂,旱地作物應剪除干枯莖葉再生,加強水肥管理。
2、不論哪種作物和哪個生育期受淹,受淹時間越長,減產越嚴重。因此,要盡早排退洪水,縮短淹沒時間,減輕危害。如遇烈日高溫天氣,排洪后水稻田間要保持一定的淺水層,太陽落山后再排水露田,可避免爆曬,以利植株恢復生長;如果在陰天,可采取一次性排水。
3、如發現有泥沙、漂浮雜物附著植株,要利用退水清洗植株,以減少植株壓傷和苗葉腐爛。洪水排退后要及時扶正植株,讓其盡快恢復生長。
4、增施化肥。洪水退后,一旦植株恢復生機,應及時增施化肥,以施速效氮肥(尿素)為主,并輔以磷鉀肥。施肥量的多少應根據植株的受害程度、土壤肥力和作物生育期而定,原則上是分期薄施為宜。在水稻抽穗灌漿期,葉面可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物質運轉,有利于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旱地作物在施肥的同時,應結合中耕、松土、培土,加強田間管理。
5、防治病蟲害。雨水的沖刷和淹沒,作物病害加重,特別是稻瘟病和紋枯病容易爆發成災。因此,應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特點和作物長勢長相,選擇合適的農藥和劑量進行防治。
6、洪澇發生過后,要迅速疏通溝渠,合理開溝,盡快排澇去漬,使地表水、潛層水、地下水能及時迅速排泄出去,降低農田的地下水位,以利根系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