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生長環境氣溫低于12℃生長發育遲緩,低于10℃莖葉生長停滯,長時間低于6℃植株將會因冷害死亡。菜豆冷害多發生在保護地中,植株遭受低溫冷害,生理代謝失調,生長發育受阻。
一、10月1日覆蓋薄膜,覆蓋薄膜后7~10天內晝夜通風,以后隨溫度降低,減少通風量。10月15日即可覆蓋草苫,覆蓋草苫的時間最晚不可晚于11月初。菜豆出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18~20℃,25℃以上要及時通風,夜間13~15℃。開花結莢期,白天溫度保持在18~25℃,夜間15℃。溫度高于28℃或低于13℃坐莢率降低。
二、在低溫逆境下,根系吸收能力差,葉面上噴光合微肥,可補充因根系吸收營養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癥。葉面噴米醋,可抑菌驅蟲。米醋與白糖和過磷酸鈣混用,可增加葉肉含糖量,提高葉片硬度,提高抗寒性。噴醋的濃度為100~300倍。注意,低溫季節不要使用生長素類生長調節劑,以防降低抗寒性。
三、在底水充足的條件下,從播種到第一花序的嫩莢坐住,要進行多次中耕,促進根系、葉片生長,一般不澆水,以防徒長。如果土壤干旱,可在抽蔓前澆1次水。第一花序的嫩莢坐住后開始澆水,以后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但要避開盛花期澆水,防止大量落花落莢。扣棚初期溫度高,應在早晚澆水。中、后期氣溫較低,應在中午前后澆水,澆水后及時通風,排除濕氣。 第一花序嫩莢坐住后,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氫鉀6千克,硫酸銨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生長期間可進行多次葉面噴肥,噴肥的種類可以是0.2%尿素、0.3%磷酸二氫鉀、0.08%硼酸、0.08%鉬酸銨等,葉面噴肥有利于提高坐莢率。 幼苗3~4片真葉時,葉面噴施15毫克/升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可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植株徒長,提高坐莢率。開花期,葉面噴施10~25毫克/升的萘乙酸,可有效防止落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