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黑腐病主要危害花椰菜葉片,多從葉緣向內擴散,形成“V”形黃褐色病斑,后葉脈變黑,葉緣出現黑色腐爛,邊緣產生黃色暈圈,并向莖部和根部擴散,使莖部、根部維管束變黑,小花球呈灰黑色干腐狀,嚴重時菜株枯死。
一、防治傳病害蟲
及時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甜菜夜蛾、蚜蟲、猿葉甲、地蛆等害蟲,以免傳播病害;
二、加強管理
適時播種,適度蹲苗;雨后及時排水,防止土壤過澇、過旱;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以提高抗病能力;
三、清潔田園
花椰菜收獲后,及時清除殘根敗葉,并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深翻土壤,整地曬田,減少菌源;
四、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農抗751水劑100倍液或豐靈2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4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代森鋅600倍液中的任意一種噴灑;或者用50%代森銨水劑10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重病田視病情發展可適當增加噴施次數。
五、種子消毒
選擇無病害的種子作種,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或用50%代森銨200倍液浸種15分鐘,或用鏈霉素1000倍液浸種2小時,洗凈曬干后便可播種;
六、苗床土消毒
每1平方米苗床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8克、4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10克與適量細干土拌勻,先將1/3撒在畦面上,留下2/3播種時用來覆蓋種子;
七、輪作換茬
重病地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進行2-3年的輪作,可減少田間病源; |